原创 野椰耶 2025-03-18 11:58 云南
在不确定性中,触摸到生命更丰沛的质感
“生命的厚度不在于按图索骥完成‘关键任务’,而在于每一次偏离预设轨道时的自我觉醒与创造。”
轨道还是旷野,从来都是有关人生的热门议题。社交媒体上充斥着“30岁前必须完成的事”“35岁职场逃生指南”,焦虑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无数人困在按部就班的轨道里。
然而,总有一些人选择撕碎剧本,在旷野中走出自己的路。
生命的每一阶段都被赋予了“关键”意义,当升学、就业、婚姻被贴上“不容出错”的标签,未来似乎已经有了雏形。
然而“关键人生”之外的可能性——那些未被定义的岔路、看似“无用”的尝试、甚至主动选择的停顿,是生命真正丰盈的注脚。人生的答案,未必藏在按部就班的通关中,而在敢于偏离轨道时,与未知碰撞出的火花里。
01
三月
三月的职业轨迹跳脱且充满勇气,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的五年间,她进入教育行业,再到电商运营,最后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面对每个职业间的大跨度,她说:“人生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关键的不应该是结果,应该是过程。”
“按时考上大学,考不上可能就毁掉了。然后按时找一个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可能也毁掉了。按时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可能如果没有按这个走的,那可能也觉得自己毁掉了,其实人生不是这样子的,人生是可以多元化的,可以丰富多彩的,没有那么多关键的结果。”
三月的五年职业跨度堪称一场“人生实验”:四段职业经历,在四个城市、四个行业中展开。先是在幼儿园,从实习生——配班老师——班主任——园长助理;紧接着转做K12,从一个地推员做到总部管理;后来进入电商运营行业,从客服类工作做到运营管理,最后决定裸辞创业。
三月五年间走过了陕西/深圳/北京/苏州四个城市,面对大跨度的职业更替,三月说到:“我每一次跳槽都是因为我在这个行业里感觉我可以毕业了,我要去到更好的地方。这就像是升学的过程,当我在这个行业里快摸到天花板的时候,我就要跳出这个舒适圈,让自己再去得到一些新的成长。所以每一次的跳槽和跨界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想法。”
三月认为相比于结果,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强目的性驱动下的行为,容易固化在已有的成功经验里。“你太注重这个关键的结果以后,你就会变得不敢去闯,不敢试错,会循规蹈矩的去经历一些东西。但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人生是可以多元化的,可以丰富多彩的。”
单轨式的人生,好像有一个无形桎梏划定了行为边界,不易出错但也不易出彩。“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长度,但是我们能把控它的宽度。”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试错本身就是对自我可能性的开发。
三月把每一段职业经历看作是拓展生命宽度的方式,“我想通过这段经历,告诉大家不要给自己设限。年轻的时候可以多去尝试挑战不同的行业,但是在每一个行业里都要去静下心来去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去虚心、耐心地请教前辈学习,去多做一点事情。”
三月在大理NCC度过了两周的共居生活,谈到为什么要体验一次共居生活的时候,她提到NCC社区对灵感激发与生命广度的独特价值——每周一次的灵感食堂,日常生活中的偶然交谈......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遇到很多不同的人,听很多不同的故事,是对生命广度的一次次探索。“NCC是一个灵感爆发地,有很多有趣的灵魂。在这里你会见识到很多人不同的生命轨迹,然后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提高你的眼界。”
“来NCC之后,我发现我的勇敢人生其实还有人比我更勇敢。来NCC很值:聊人生、看世界、见天地。”
正如她所言:“人生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这句被她反复提及的话,揭示了跨界背后的深层逻辑——职业轨迹的跳跃不是断裂,而是能力的叠加。重要的不是终点是否被标定为“成功”,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雕琢生命。我们需要的不是对“关键结果”的执念,而是像拓荒者般保持对未知的好奇。
02
柚子
在主流叙事中,人生被切割成一串必须精准踩点的“关键节点”——升学、就业、结婚、买房,仿佛每一步偏离都是对未来的背叛。
但柚子的故事却是对脱离“正确轨道”的一次勇敢尝试。柚子希望自己的故事可以给那些还没有迈出这一步的人一个鼓励,勇敢探索“关键人生”之外的隐藏的无数可能。
“一旦出来了,就野了,就回不去了。”柚子回顾裸辞经历时说到,八年的职场生涯里没有过gap,“就算是换工作,也是一两天就到下一份工作。感觉人生在框框里面的那种感觉,就在办公室里面度过了很长时间。”
柚子过去几年从电商到在线教育行业,都在格子间里勤勤恳恳地扮演着“互联网牛马”。直到某天,她突然意识到:“如果未来十年还在这个岗位,我会痛苦到窒息。”于是,在小红书账号只有2000多粉丝的起步时期,她依然选择了辞职。
成为自由博主后,她从零开始运营小红书,探索微商社群、AI写作等“搞钱小项目”。与传统职场人不同,她发现“搞钱的方式远比想象中多”:认识开实体店的朋友后,她颠覆了“实体已死”的成见,“以前觉得实体店早就不行了,但看三月做得风生水起,才发现是自己被困在信息茧房里。”
然而,放弃稳定,追逐自由,意味着柚子需要面对许多观念的转变。失去稳定收入后,她开始精打细算,却在播客里接触数字游民群体后,发现“人生不止办公室一种形态”。“听那些数字游民的故事,我才意识到自由不是躺平,而是知道自己有多少种活法。”这种开放式的探索,让她摆脱了“互联网牛马”的单一身份焦虑。“自由过的人,再也回不到框框里了。”
大理的NCC社区,成为她探索“非标人生”的试验场。在这里,让她看清了数字游民生活的AB面:有人边旅行边写代码,也有人只是“逃避现实问题的临时避难者”——自由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一种需要不断校准的状态。
某天灵感食堂里,一个刚毕业的男生向她请教产品经理的职场经验。那一刻,柚子仿佛看到八年前的自己——在实习公司拼命转正,以为人生只有一条路的年轻人。而另一边,旅居海外多年的姐姐们又让她瞥见未来的可能——她们像候鸟一样迁徙,最后选择一处落地生根。这种时空交错的对话,让她感觉你会豁然开朗,“世界真的很大,人生也不止是一直在办公室工作,到从早到晚的那个一种状态”。
当社会用“稳定性”衡量职业价值时,跨界者却在不确定性中,触摸到生命更丰沛的质感。
三月和柚子的故事,最终指向一个更本质的命题:我们是否必须在大众定义的“关键人生”与彻底脱离轨道的“旷野”之间二选一?答案或许藏在两者的动态平衡中。
三月创业后仍有固定时期在店铺工作,柚子边做博主边研究新项目——她们的“自由”始终与现实交织。这种“半游离”状态,或许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处境:既不甘于被社会时钟绑架,又无法彻底摆脱物质与情感的牵绊。但正是这种挣扎,让生命呈现出无限张力。
生活不是一场不容喘息的竞技,当我们不再用“关键节点”丈量人生,而是以体验的密度与认知的宽度重新定义价值时,或许会发现:在关键人生之外,还有许多可能性。
关于受访人
·三月:微信号qia6631,如果对职业和跨城市有迷茫的人可以找她探索
·柚子:小红书号563973714,@又又sama
【人人都是人类学家】
作为从大理启程的共居共创社区,NCC一直致力于为这个多元文化的地方和全球的数字游民、创业者、创作者以及生活方式探索者提供交流与创造的空间。这里不仅是工作与生活的交汇点,更是各种故事与灵感的源泉。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在地风貌,和NCC之间的联系,并连接更多的声音,我们决定发起“人人都是人类学家”项目。
我们将邀请NCC所在地(大理、黄山、三亚)的人物、NCC社区成员、以及与我们有过互动的朋友,分享你们的故事。希望通过开放、多元的不同视角,将在地的多样性与社区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也希望通过这些故事给予你力量!
长期招募采访人和受访人,可➕小助手详询🤝
撰文|野椰耶
图片|受访人
排版|大飞
审核|大曹
项目|人人都是人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