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3月20日
黄仁勋:光芯片可靠性低,铜导线仍是当前 AI 芯片首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 2025大会上表示,尽管共封装光学技术能显著提升AI芯片能效,但因当前可靠性不足,旗舰GPU芯片暂不采用,铜导线仍是首选。他强调光芯片可靠性远低于铜导线,直接用光子连接GPU不值得。不过,英伟达已投资光芯片初创公司Ayar Labs,布局未来。Ayar Labs的硅光子技术可提升带宽密度,降低功耗。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的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芯片中,有限整合光互联技术。IBM也在加速推进光互联方案,推出集成聚合物光学波导的光模块,提升带宽,降低能耗。

💡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尽管共封装光学(CPO)技术有潜力提升AI芯片能效,但目前光芯片的可靠性远低于铜导线,因此短期内旗舰GPU仍将采用铜导线。

🚀英伟达已通过投资Ayar Labs悄然布局光互联技术。Ayar Labs的硅光子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带宽密度并降低功耗,为未来的AI芯片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技术路径。

💰未来两年全球AI基建投资巨大,但现有技术难以支撑指数级算力需求。光子技术被认为是突破功耗瓶颈的关键,但量产可靠性与成本问题预计在2028年后才能解决。

✨IBM也在积极推进光互联方案,推出了集成聚合物光学波导(PWG)的光模块,显著提升带宽并降低能耗。IBM表示,该技术能有效缩短GPU闲置时间,并节省大量电力。

IT之家 3 月 20 日消息,路透社昨日(3 月 1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 GTC 2025 大会上,表示尽管共封装光学能显著提升 AI 芯片能效,但因当前可靠性不足,暂不会用于旗舰 GPU 芯片,铜导线仍是当前首选。

IT之家注:共封装光学(Co-packaged Optics,简称 CPO)是一种光电混合技术,通过 2.5D 或 3D 封装,将光模块(如硅光芯片)直接与交换芯片或计算芯片封装在同一基板或封装体内,缩短光电信号传输距离。

黄仁勋强调,当前光芯片技术的可靠性“比铜导线低几个数量级”,短期内无法取代铜导线。铜缆在可靠性上“远超”现有光子连接,直接用光子连接 GPU“不值得”。黄仁勋表示:“我们仍在优化组合,但铜缆仍是当前最佳选择。”

不过英伟达已悄然布局,通过投资光芯片初创公司 Ayar Labs 布局未来。

Ayar Labs 的硅光子技术以光传输数据,带宽密度提升 1000 倍,功耗仅为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英伟达计划在 2025 年底推出的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芯片中,有限整合光互联技术,目标提升三倍能效。

黄仁勋指出,未来两年全球 AI 基建投资可能达数百亿美元,但当前技术难以支撑指数级算力需求。Ayar Labs CEO Mark Wade 称,光子技术是突破功耗瓶颈的唯一路径,但量产可靠性与成本问题需到 2028 年后解决。

而另一方面,IBM 则加速推进光互联方案,最新推出集成聚合物光学波导(PWG)的光模块,带宽提升 80 倍,能耗降低五分之一,并表示 GPU 闲置时间从 3 个月缩短至 3 周,单次训练节省的电力可满足 5000 户美国家庭全年用电。

IBM 的共封装光学模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英伟达 共封装光学 光互联 AI芯片 铜导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