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03月20日 13:13
钱钟书女儿钱瑗墓的“敬师松”不见了?北师大回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有网民反映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钱瑗墓“敬师松”不见。北师大相关部门证实,该树为雪松,因树种原因枯死已被移除,并将重新种植。钱瑗是钱钟书和杨绛之女,生前为北师大英语系教授,治学严谨,深受师生爱戴。她去世后,师生将其骨灰埋在她生前每天走过的一棵雪松下。杨绛先生曾遥望雪松,表达对女儿的思念。如今,雪松枯死,更让人感叹生命的流逝和怀念之情。

🌲钱瑗墓前的“敬师松”实为一株雪松,因树种原因自然枯死,北师大已将其移走,并计划近日重新种植新的树苗。

📚钱瑗是著名学者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生前在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任教,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关怀而闻名。

💖钱瑗去世后,北师大外语系的师生将其骨灰安葬在她生前经常经过的一棵雪松下,表达对她的深切怀念,杨绛先生也曾借景抒情,表达对女儿的哀思。

2025-03-19 18:20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实习生 李秉轩

近日,多位网民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钱瑗墓“敬师松”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移走了。

3月1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北师大相关部门获悉,钱瑗墓“敬师松”是一株雪松,因为树种问题,原树最近枯死了,因此北师大相关部门已将其移开,现在已重新埋苗,将于近日重新种植。

公开资料显示,钱瑗出生于1937年,1997年逝世。钱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钱瑗生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也是中国学界德高望重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女儿。

钱瑗治学严谨,开创了英语“文体学”;她关怀学生,为人刚正。逝世后得到许多学生、同事、同学、好友的缅怀,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钱瑗。”

《环球人物》杂志2018年曾刊文介绍,1997年3月4日下午,钱瑗在安睡中去世。她生前有言不留骨灰,但北师大外语系的师生舍不得钱瑗,还是将她的骨灰带回校园,埋在她生前每天走过的一棵雪松下。钱瑗去世百日后,杨绛到钱瑗工作的教学楼边上,遥遥望了望这棵雪松,套用苏东坡的悼亡词说:“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长青树。”“我肯定圆圆(钱瑗乳名)不在树下,看了树,只叫我痛失圆圆。”

第二年,钱钟书去世。杨绛开始撰写《我们仨》。《我们仨》的封皮上有一句淡淡的又锋利的话: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2016年,杨绛去世。这句该变成:世间的我们一起怀念他们仨。



本期编辑 邹姗


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钱瑗 敬师松 北京师范大学 钱钟书 杨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