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海 03月16日 23:02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51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周互联网出海资讯聚焦Yalla Group财报、AI产品出海及AI教育等多个热点。Yalla Group总流水和MAU连续创新高,社交新品用户量超越Yalla。AI领域,压力监测App如StressWatch和Grow表现突出,中国开发者在全球AI榜单中崭露头角,特别是在视频生成领域。AI教育方面,华人团队开发的App在MAU和收入上均有不俗表现,Speak流水持续增长。此外,Captions推出Mirage功能,革新AI视频制作。AI与各行业融合加速,从AI毛绒玩具到AI耳机,展现了出海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

💰Yalla Group财报表现亮眼:总流水和社交版块流水连续创新高,MAU突破4100万人,全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显示其在社交娱乐领域的强劲势头。

📈AI压力监测App出海走红:StressWatch等压力监测App下载量和收入持续增长,尤其StressWatch后来居上,月收入增长迅速,反映了用户对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日益重视。

🌍全球AI产品格局重塑:“中国制造”在全球AI榜单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Web端的AI视频生成领域,出海产品表现突出,App端也占据了近40%的位置,表明中国开发者在全球AI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AI赋能传统行业:Haivivi将AI技术与毛绒玩具结合,打造出BubblePal等创新产品,单月营收超千万元,表明AI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并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价值。

原创 白鲸小编 2025-03-16 13:11 四川

专为出海互联网人打造的资讯周报。


周日播报


【应用出海】

总流水&MAU连续两季度创新高,

社交新品用户量超越「Yalla」| 财报解读

北京时间 3 月 11 日,Yalla Group 发布了 2024 年 Q4(截止到 2024 年 12 月 31 日)财报。财报显示,2024 年 Q4 公司总流水达到 9080 万美元,刷新历史新高。截至发稿股价 4.2 美元,总市值 6.67 亿美元。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下面让我们根据财报数据,进一步观察 Yalla Group 2024 年 Q4 的整体表现,以及在新一年的发展趋势。

Yalla Group 目前业务生态结构 | 图片来源:Yalla Group

Key Insights:

1. Yalla Group 总流水和社交版块流水,继上个季度之后,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2. 游戏版块流水环比小幅增长,但依然低于 2023 年 Q3 历史峰值;

3. MAU也连续第二个季度刷新纪录,突破 4100 万人;

4. 2025 年 1 月上线棋牌新品「Yalla Jackaroo」;

5. Q4 主营业务成本和营销费用占比均实现同比下降,行政管理费用占比上涨 0.4%,技术研发费用占比上涨 3.4%,这表明 Yalla 对已有产品的投入可能处于横盘状态,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招聘了更多研发人员投入到新产品/技术的研发中;

6. 2024 全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26.0%,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8.7%。Q4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4%,Q4 净利润同比增长 12.2%。(>>>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AI出海】

这个赛道的 toC AI 产品,正在默默赚钱

某个工作日下午,笔者收到来自朋友的微信,打开一看:一张 HRV (心率变异性,通常指数越高越好)标值 57 的表盘截图,外加一句简单的“我师父回来了”。寥寥 6 个字,已经足够感受到一个打工人的焦虑。

这张截图来自压力监测工具 Grow,这种压力监测 App 对于不少 Apple Watch 的用户来说并不陌生。在小红书的搜索框输入“压力”两个字,就会自动弹出 1w+篇关于“压力测试 App”的帖子,其中不少都是在讨论到底哪款压力监测产品更好用。其中,StressWatch 成为了提及率最高的产品。

图源小红书(侵删)

通过查询点点数据,在讨论度比较高的几款压力监测 App 中,StressWatch 和 Grow 的下载量和收入一直高于其他同类产品。二者月下载量一直在 20-40 万之间浮动。Grow 的月收入一直是 20-30 万美元的水平,StressWatch 在去年 7 月以前收入表现一直不太好。但是,在去年 8 月和 10 月,StressWatch(2023.04 正式上线)的下载量和收入先后超过了国内赛道 No.1 的 Grow(2021.08 上线),后来者居上。

声量较高的6款压力测试 App 的近一年 iOS 端全球下载量和收入,两图上方蓝线为 StressWatch,黄线为 Grow|图源点点数据

近半年,全球范围内 StressWatch 的月下载量保持在 40 万左右。月收入从 2024 年 7 月刚过 10 万美元,到年末将近 50 万美元。热点话题下、众多产品中,为什么 StressWatch 成为了讨论度最高的哪一个?又为何能在半年内实现5倍的月收入增长?(>>>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全球AI产品再次洗牌,“中国制造”后来居上

a16z 又更新全球 Top50 AI 榜单(Web 和 App)了,统计区间为 2024 年 8 月至今。这一次,我们会发现国内开发者不论在 Web 端、还是 App 端,整体存在感都更强了,如在 Web 端,AI 视频生成产品全部洗牌,出海产品取代硅谷产品,成为赛道的主力。而 App 端,来自中国开发者的产品更是占据了 Top50 中近 40%的位置。

红框为本期新进榜产品,a16z注:榜单没有收录诸如Canva和Notion等增加了大量生成式AI功能、但并非AI原生的产品,也删除了包括Pixlr、Fotor和PicsArt在内的传统图像编辑产品。也就是说,这一次a16z只留下了AI 原生产品。

接近Top50但未入榜的5款Web端产品

 与上一期相比,按照访问量排名的 Top50 AI Web 端榜单,新进了 18 款产品。AI ChatBot(类 ChatGPT)和 AI 角色聊天产品(类 c.AI)各 5 款,视频生成产品 3 款,视频编辑产品 1 款,AI编程工具和 AI 教育产品各 2 款。

红圈中的产品为新上榜产品(套壳ChatBot产品未统计在内),蓝圈标注的是出海产品(出海产品基于以往经验与data.ai的开发者地址共同筛选出)

图为接近 Top 50 但未入榜的 5 款 App 产品

与web端相比,App端的套壳活得更加长久,典型如土耳其的 Nova、Chat & Ask AI、ChatOn 等,3 个半年过去了仍能名列 Top10,活得风生水起。而除了这类套壳 Chatbot 之外,还有 17 款新产品进入了 Top50 榜单。详细榜单与解读请阅读原文。(>>>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某出海产品收入、用户双位数增长,

Speak流水依旧增长迅速

|AI教育出海洞察第二期

本文是白鲸出海与联合非凡产研推出的教育产品榜单第二期(对应 2025 年 1 月 AI 教育 web 和 App 数据)。

这一期,我们根据用户反馈对榜单做出了一些调整,从本期开始文章中仅会呈现全球及华人开发者 App 端 MAU 超过50万的产品,网页端月访问量超过 10 万的产品。想要完整榜单的读者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2 期完整教育榜单”获取。本期我们也将更注重分析单个产品的数据增长与下滑的情况。

看榜 Tips(有更新,请读者关注第 3、4 点):

1、AI 教育产品的落地场景相当广泛,榜单很难做到全覆盖,所以我们将专注于 K12 和成人(主要是语言学习)领域的 AI 教育产品,暂不涉及儿童启蒙相关产品。

2、分类标准:本期榜单将教育产品分为 4 类,语言、数学、综合学科、学习/教学工具。语言类是指,主要学习内容是各种语言,且包含 AI 对话、AI 正音、AI 制定学习计划等功能的产品。数学类和综合类是指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包括 K12 和大学学习)的解题类产品,普遍具备拍照搜题、AI 改错或其他 AI 功能,如果该产品仅专注解决数学问题就会将其归为“数学”分类,如果它还能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则算作综合。

而除了搜题、语言学习等产品,我们还观察到市面上也有不少针对学习、教学场景的提效工具,比如闪记卡、AI 批改工具、AI 反作弊工具等,这些产品我们将其归为学习/教学工具。

3、华人团队教育 App 指的是开发者为国内/华人团队研发运营的 App,包含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品和出海产品,其中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品,收录的收入仅包括 iOS 端,不含国内安卓,下文不再赘述。

4、为方便读者理解,榜单主要分三部分:

一、全球 App(MAU、月收入)

二、全球 Web(月访问量)

三、华人团队产品表现(MAU、收入)

1 月全球教育 App 榜单,名称标红为出海产品

1 月全球 AI 教育 App 收入 Top20

1月全球教育Web榜单

MAU50万以上且来自华人团队的教育产品榜单,请读者在公众号后台回复“2期完整教育榜单”获取完整榜单,注:小猿口算已改名小猿AI,下期榜单将使用新名称。

MAU环比变化-1月华人团队AI教育App

以上是 1 月份 AI 教育部分榜单(全球双端、中国移动端及MAU环比变化情况),完整榜单及对榜单的详细解读,请读者点击链接。(>>>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Captions和字节“先后上新”,

AI 视频的对口型时代结束了

3 月 12 日,Captions 更新了 mirage 功能,核心是让 AI 生成视频广告的“效果升级”。

一段口播,可以拥有不同穿着和表情

我们之前测过 AI 生成视频广告产品,生成的广告主要分为“有人”和“无人”版本。

前者即有人解说产品,给消费者种草,这里 AI 虽然也发挥了“生成”的作用,但主要作用还是在“对口型”环节。路径大概是,用户上传一段说话视频,生成 Avatar,而后 AI 再基于 Avatar 生成广告视频,其实就是 [上传视频] + 对口型。

也就是说,如果想真正实现种草,必须要有多个 Avatar,或者针对不同的目的、录制不一样的视频。否则,不论介绍什么产品,都是一个样子,只有脚本和声音在变,可用范围有限。

这次更新的卖点是“充满活力”的高转化广告,主要是完善了视频人物的肢体动作和微表情,Captions 表示,实现该效果的基础模型叫做 Mirage,是专门为生成“类 UGC”内容研发的。用户输入脚本或者音频文件,然后指定 Avatar 的相貌、背景、着装、甚至情绪。也就是同一个 Avatar,在介绍不同的产品时,可以穿不同的衣服、有不同的背景、表达不同的情绪。像是有了自己的专属代言。(>>>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品牌出海】

对话 Haivivi 李勇:用 AI

做 Jellycat,如何单月营收千万

2024 年,BubblePal 刚上线没多久,在直播间卖爆了。此时,Haivivi 创业 3 年,从教育硬件转型,才做了 1 年半 AI 毛绒玩具。

转型前,Haivivi 获得过蓝驰的天使轮投资;转型过渡期,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原院长高秉强教授曾个人投资 Haivivi。BubblePal 上市后,去年底至今,Haivivi 又陆续获得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愉悦资本、华山资本等机构的投资,累计融资额超千万美元。现在单价 399 元一个的 Bubble Pal,已能带来单月超千万元的收入。

挂着Bubble Pal的玩偶

“我也很意外,实在没准备好。” Haivivi 的 CEO 李勇说,至于为什么会突然火起来,他认为,这是因为 BubblePal 是当时首款发挥大模型能力的玩具。

BubblePal 的场景设置足够细致:跟具备了基本语言表达能力、正对世界充满好奇、又没有手机和手表的 3 到 6 岁儿童对话,可以回答孩子的问题,提醒他们多喝水,给他们讲故事。

李勇是天猫精灵的几位创始人之一。在这段经历中,他发现天猫精灵里的对话大多数是儿童贡献的。就这样他开始探索儿童 AI 硬件赛道。

李勇的逻辑是:想要不再跟巨头正面竞争,就要做巨头看不上也做不好的情绪价值赛道;而毛绒玩具是情绪价值的最好载体,人类天然喜欢毛茸茸的东西;大模型能力的逐步完善,也让硬件产品给人类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可能。

AI+毛绒玩具+情绪价值,他确定了方向,能挂在毛绒玩具脖子上的 AI 挂件Bubble Pal由此诞生。Haivivi 的第二个产品线,完整的 AI+IP 毛绒玩具将在今年夏天推出,这类具有独立人格和情感交互的毛绒玩具,也能给成年人提供情绪价值。“未来我们想做 AI friend。”(>>>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WHOOP 创始人Will Ahmed :

如果12个月后才能看到结果,

硬件创业就必须聚焦且做出前置判断

Will Ahmed 是 WHOOP 的创始人兼 CEO,致力于通过可穿戴技术提升人体健康与运动表现。他将 WHOOP 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健康监测平台。截至 2021 年 8 月,WHOOP 累计融资总额已超过 4 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 36 亿美元,年营收超过 1 亿美元,产品覆盖全球 56 个国家与地区,被誉为推动医疗从“治疗”向“预防”转变的健康科技先锋。

Highlights:

. 使命感才能让 CEO 成长,当你把自己的工作视为服务利他时,你才能做到最好。这并不是关于“我能获得什么”,而是关于“我们正在为世界提供什么?”我们的产品真正能带来什么价值?我们的服务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

. “专注+前瞻性”是硬件创业的关键。硬件创业的最大挑战在于,你今天做出的决定,可能要 12 甚至 24 个月后才能看到结果。这意味着,你必须在决策时提前思考未来。

. 融资是一个数字游戏,要接触足够多的投资人,制造稀缺感,让投资人感受到“现在不投就错过了”。学会推动投资人做决定,设定明确的融资时间范围,全力以赴在这个时间段内达成目标,而不是长期处于“永远在融资”的状态。

. 如果想采用订阅模式,企业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要么是健康的财务状况,要么是有能力不断融资,以承受一定期间内的资金消耗。因为,订阅模式的本质是前期降低用户购买门槛,但通过长期留存获利。(>>>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在深圳做「AI 耳机」这一年,

我看到的10个行业真相

2024 年初,Penny 从北京某自动驾驶公司的工程师岗位离职,回到深圳接班家里的耳机工厂。那时,恰逢「AI 耳机」的概念开始兴起,Penny 顺势投身新的科技浪潮,见证并参与了,被视为下一个风口的品类,如何以惊人的速度被推向市场。

Penny 的工厂「凯创辉声学」制造的某款

AI 睡眠耳机样品|图片来源:Penny

在这里,生存与创新的辩证法变得赤裸、清晰。

商业模式不清晰?软件功能不完善?没关系,先卖了再说,不能等。——这是她看见的、与北京职场里截然不同的生存文化。

当国际品牌还在讨论何为「AI native」硬件时,华强北已经用百万套的订单完成了国内外的市场教育。

「虽然没完全想清楚,但不耽误人家敢卖。」

这里的人都明白出货单上的生存法则:「先上车,边走边看」。

她感受到,技术生命需要野蛮繁衍而非精致豢养,谁能帮它更快占领市场,谁就能收割进化红利。当年轻人抱怨时代红利几近消失的时候,这里依旧能为普通人腾出一些上升通道。Penny 见过一个软件解决方案团队,两三个人的小团队,靠着帮耳机品牌做 App,卖向海外,一年时间买了豪车。而在 Penny 自己的工厂,「我们的一些大专毕业生同事,赶上某款 AI 耳机的畅销,一个月提成就有 3 万元」。

这里不遵行北京大厂办公室里的白领逻辑。Penny 也在适应「草莽」的新规则。(>>>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50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47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48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49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45期

商务合作

Cassie | 微信:18506490569

Ares | 微信:18606066421

Lina | 微信:13381020131

Ania | 微信:13720814733

媒体合作

Echo | 微信:13003974360

游戏、应用等APP出海对接

Shadow | 微信:18650708568

卖家对接

Demerly | 微信:18150844790

客户服务

Lia | 微信:baijing018

与CEO聊合作

白鲸出海魏方丹 | 微信:bjbandari02

(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及职位)

长按识别二维码,备注“白鲸”申请加入白鲸社群,获取更多资讯、活动、资源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Yalla Group AI出海 AI教育 StressWatch AI毛绒玩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