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3月15日报道,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以1.265796亿元的底价,将7790个公共停车位的有偿使用权出让给了东莞市大岭山智慧停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此次出让的7790个停车位分为两部分:一是位于振华路等35条道路的6516个路内停车泊位,有偿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年(不含建设期一年);二是黄沙河停车场等11个停车场的1274个停车位,有偿使用权出让年限为20年(不含建设期一年)。从收费情况来看,目前大岭山路内停车收费相较于政府路内停车位收费指导价具有20%的优惠幅度。
大岭山镇交通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大岭山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月9日,全镇车辆保有量超15万。由于缺乏停车位规划和建设的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相对混乱,存在车位使用不便、乱摆乱放、“僵尸车”长期霸占车位等问题,公共资源利用率低。为提升车位的周转率与使用效率,决定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停车资源的供需关系,规范停车管理、盘活车位资源。
根据东莞市政府相关工作会议纪要,镇街可引入竞争机制公开出让路内停车位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解决“停车难”问题。此次出让行为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且依据2016年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印发的《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资源相对稀缺、不能充分提供的市政公共资源可以有偿使用。
东莞市大岭山智慧停车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通过资格审核,接下来将与交通、交警部门紧密合作,推进停车规划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停车秩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完善服务体系,为大岭山镇的静态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卖”掉公共停车位的运营权,东莞并非首创。佛山、中山、珠海等地在近两年也有类似举措,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管理,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停车位的经营权也是近些年各地政府的“热卖产品”,出让金额动辄上亿,2023年全国范围内车位特许经营权的累计成交额就已超过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