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6 00:13 广东
呼和浩特发布育儿补贴细则,关注全国育儿政策进展
- 全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费用每月最高扣除2000元。
- 地方:3月13日,呼和浩特市发布育儿补贴细节,全国多地已发布育儿补贴细则。
省/自治区:
1)江苏:加强女职工生育保障并扩大补贴范围;
2)宁夏: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 2000 元、4000 元的一次性补贴,对三孩家庭每月给予不少于 200 元的补贴至孩子满 3 周岁;
3)云南: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 2000 元、5000 元一次性补贴,每年发放 800 元的育儿补贴到3周岁。
市:
1)呼和浩特: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0000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2)长沙: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
3)济南: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金;
4)沈阳: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3周岁。
5)此外,陕西省汉中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和伊春市、湖北省黄冈市、浙江省丽水市等多地已发布育儿补贴方案。
几个关键问题:
1)真的有用吗?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至少部分地区真实情况看是有用的。去年天门新生儿增速17%,全国5.8%,攀枝花(全国最早给补贴的)2021年起出生率明显跑赢全国、跑赢四川
2)为什么有用(或者说为什么会和我们的直觉不一样)?关键在于很多地区有对症下药的空间。如,天门发现当地女性务农、无业占比不低,因此没有选择延长产假,而是由由市财政负担每月600元的产假补助;此外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少,生育二孩、三孩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甚至能获得倾斜,这在大城市不一定有用甚至可能被诟病,但当地数据确实是变好了
3)什么大城市不积极?人口本身在流入是一个因素,但除此之外,大城市要取得一样的效果难上加难。天门二手房价不到5000,补贴buff叠满28万,相当于半套房,呼和浩特房价8000+,三孩十年累计10万相当于12平米。在上海和北京,这相当于50万甚至更多,大城市虽然有实力但这要求未免太高(而在天门,只花了3亿元,财政占比不到2%,反而完全可接受)
4)钱从哪里来?一般来自公布政策的市县本级,但也和上级转移支付脱不了干系,如云南规定,一次性生育补贴由省级根据州市上一年度出生率动态承担(出生率在10‰以上省级和州市按照6:4比例分担,10‰以下省级和州市按照7:3比例分担)
5)为什么不搞家庭计税?路演过程中提到这一点的小伙伴非常多,个人认为是未来方向,但跨度还是比较大的。原因一是目前单位代扣代缴,家庭计税意味着将以申报为主,需整合民政等多部门数据(即使是目前,提供材料的摩擦也不少),二是缴纳个税的是相对高收入人群,即使考虑家庭,一般也不是很低的收入,相当多家庭并不涉及个税,政策对他们影响有限,甚至会有一些观点认为这样做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即,高收入人群享受更多政策红利,低收入人群没有优惠,三是家庭计税可能影响婚姻决策,如结婚后税负增加导致“婚姻惩罚”(海外有些文献会把计税政策和离婚选择挂钩在一起,一般认为存在影响)
6)还会有更多地方搞育儿补贴吗?会,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政治激励——天门市委书记每月召开一次鼓励生育推进会,已经吸引省内外100多个县市区相关负责人调研取经,其次也是为了带动,包括带动地产(天门去年房地产销售增速全省第一)、消费(补习班外按摩椅上喝饮料……),以及带动更多常住人口(如攀枝花举措是放在《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