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3月15日
新华社揭秘“通信套餐免费升级”套路,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通信行业电话营销存在诸多问题,如诱导升级、隐性扣费、虚假宣传等,消费者频踩坑,维权难度大,相关部门虽有规定,但乱象仍存。

💡通信营销存在诱导升级,如王女士被开通增值服务但套餐资费未改

💢限时优惠多为套路,如汤女士被告知需升级套餐,实际原套餐可延续

❌声称免费实则扣费,如谢先生升级套餐后被收取流量包费用

👴部分代理商针对老年群体,营销手段不规范

IT之家 3 月 15 日消息,“免费升级”“限时优惠”等这些看似优惠的通信套餐广告,实则暗藏消费陷阱。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通信行业电话营销存在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这些免费升级背后多暗藏扣费内容,限时优惠实为套路。

营销套路多,消费者频踩坑

大家经常能看到身边一些人反馈,称自己会在某段时期频繁接到运营商营销电话,被告知可“免费升级”或“降低资费”,但实际情况却与宣传不符,其背后就可能隐藏着不少套路。

名为“降低资费”,实则开通服务

广东东莞的王女士接到某运营商电话,对方称可将其 99 元套餐改为 39 元,并要求提供验证码。王女士在确认来电号码为官方号码后提供了验证码,却被开通了 6 元增值服务,套餐资费并未更改。

通知“限时优惠”,实则无需升级

江苏常州的汤女士接到某运营商电话,被告知其 60 元优惠套餐即将失效,需升级至 89 元套餐,否则下月将恢复原价 219 元。汤女士“升级”后,被官方客服告知其原套餐可自动延续。

声称“免费”,实则扣费

广州的谢先生接到运营商营销电话,对方称可免费将其 4G 套餐升级为 5G,并赠送 20G 通用流量包。次月,谢先生的话费账单中出现 20 元流量包费用。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营销人员常使用模糊话术或夸大优惠力度,对限制性条款避而不谈,导致消费者被误导。消费者在办理后,往往难以取消。

同时,“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运营商营销相关投诉达 800 多条,涉及电话诱导消费和霸王条款等方面。

IT之家注意到,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2024 年上半年通信服务领域消费维权报告》显示,电话推销频繁、营销手段不规范成为最令消费者糟心的问题之一。

对此,运营商内部人士向新华社记者透露,营销渠道的业绩压力是导致乱象的原因之一。

运营商营销渠道一般分直销渠道、代理渠道、电商平台等几种。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的经营压力逐步传导至这些营销渠道。

新华社表示,与线下营业厅相比,电话营销存在取证难、证据认定复杂等问题,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 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运营商推销人员在推销电话中以免费试用、免费升级、免费赠送为幌子,故意隐藏或模糊最低消费、合约期限、自动续费、违约金等关键信息,诱导消费者开通付费业务等不正当营销问题突出。

实际上,针对电话推销频繁、营销手段不规范等问题,相关部门多次出台规定。

2018 年 8 月,工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电信资费营销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片面夸大或混淆资费优惠幅度,以及做出其他容易引起用户误解的宣传。

“运营商授权第三方公司开展营销活动,需对其行为负责。”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运营商应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营销人员的行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通信营销 诱导升级 隐性扣费 老年群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