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3月15日
[流言板]存款变保险: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利益链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新京报调查揭露了银行与保险公司联手将储户存款转化为保险的乱象。保险销售人员常驻银行网点,冒充银行职工推销保险,夸大收益并隐瞒不利条款,误导储户。银行理财经理支持保险销售,甚至泄露储户个人信息给保险公司。银行通过销售佣金和回扣获取利益,与保险公司形成利益链条。金融监管部门处罚力度不足,导致乱象长期存在。建议加大处罚力度,完善销售录像政策,并从制度上加强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约束。

🏦 银行网点违规引入保险销售人员,他们冒充银行职工,以相似服装和话术误导储户购买保险,让储户误以为是在银行存款。

💰 保险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刻意夸大保险收益,隐瞒不利条款,如实际利率、退保损失等关键信息,导致储户做出不明智的决策。

🔒 银行甚至泄露储户个人信息给保险公司,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存款信息等,为保险销售人员提供精准营销的机会,侵犯储户隐私。

⚖️ 金融监管部门对这种乱象的处罚力度不足,未能有效遏制银行与保险公司联手设局的行为,导致问题长期存在。

新京报3月15日报道,近期,记者通过调查,揭露了银行与保险公司联手设局,将储户的存款转化为保险的乱象。

记者在今年2月的调查中发现,武汉的一些银行网点存在违规引入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的现象。这些销售人员常驻银行网点,冒充银行职工向储户推销保险。他们穿着与银行职工相似的服装,站在银行网点门口接待储户,解答疑问的同时伺机推销保险。银行理财经理对保险销售人员入驻银行网点表示支持,并嘱咐其“好好合作”。

保险销售人员在推销保险时,会刻意夸大保险收益,隐瞒保险不利条款。他们以银行职工的身份向储户推销保险,让储户误以为自己是在银行存款。例如,某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在光谷软件园邮政所向储户推销保险时,会说“现在有这种每年存的,固定存固定拿利息,每年存两万,一共存五次”,让储户误以为是在存款。建行长江新区支行的保险销售人员也会用类似的话术误导储户,并夸大保险收益。

保险销售人员在推销保险时,不仅夸大收益,还刻意隐瞒保险的不利条款。例如,信泰人寿保险的杨经理向记者透露,所谓每年2.5%的利息,其实是交满五年保费之后的收益,前五年是没有利息的。而且,中途退保会有巨大的亏损,以五年缴费期的保险为例,如果投保人不满五年要取钱的话只能退保,而退保的损失非常大。然而,这些关键信息销售人员并不会告知储户。

银行甚至泄露储户个人信息,将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存款情况提供给保险公司。在建行长江新区支行,记者拿到了一份银行提供的储户资料表,上面记录了数百位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和定期存款时间以及金额。保险销售人员会利用这些信息打电话邀约储户到银行网点,进行保险推销。

银行从上到下之所以全力推销保险,除了正常的销售佣金之外,通常还能拿到数额不菲的回扣。这种利益链条使得银行与保险公司紧密合作,共同蒙蔽储户。而金融监管部门对这种乱象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这种现象长期存在,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银行与保险公司联手设局的问题,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保险销售过程的录音录像政策,让储户在镜头前亲口陈述已知晓那些对投保人不利的内容,避免储户被蒙蔽或被误导。此外,应当从制度上加大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约束,赋予其更多的法律义务,增加举证义务,实施举证责任倒置,银行和保险公司如无法证明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则应当认定有利于储户。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银行 保险 存款变保单 金融乱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