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杨 2025-03-14 23:13 广东
▲ 美的总部大楼。(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3066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严禁PPT;严禁他人代写材料;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减少微信群;减少手工报表和作业;内部严禁送礼。
“简化工作方式”与欧盟《强制劳动产品条例》无关。
“对效率的追求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陈杨
责任编辑|张玥
“不准加班”在2025年3月中旬,成为屡登微博热搜的关键词。大疆、美的、海尔等公司先后被传出台了类似的公司规定。
1月,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内部签发的《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文件流出,要求严格禁止下班后开会及形式主义加班,内部沟通严禁PPT,同时减少微信群数量,杜绝在群里喊口号。3月,“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又登上热搜。
网传这些措施和欧盟《强制劳动产品条例》有关。3月13日,美的集团接受了包括南方周末在内多家媒体的采访,美的集团副总裁兼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赵磊对这一话题作出了回应。
1
“六大禁条”
记者:怎么理解目前推进的“简化工作方式”?它们是如何落地的?
赵磊:今年方总制定的战略,第一句话叫“以简化促增长”,第二句话叫“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以简化促增长”,包括业务的简化,组织结构的简化和工作方式的简化。
工作方式的简化,“六大禁条”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严禁PPT;严禁他人代写材料;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减少微信群;减少手工报表和作业;内部严禁送礼。
去年我们看到一些“表演式工作”,比如所有汇报,周报、月报甚至有的部门有日报,都要PPT。一个简单的沟通都必须要用PPT,PPT还会过度美化。把精力花在制作精美的PPT上,对最终的产品价值或是用户价值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大家把大量时间用在表演式的工作上。比如有的部门18点下班,18:10开始开会。有的部门“领导不走,员工不走”,但坐在那里也没什么事。还有很多微信群,领导说什么,下面就很多人点赞。
这都是无效工作,浪费了大量资源、大量时间。这些沉积下来的冗余,一定会带来结构性的成本、体制性的成本。
除了工作方式的冗余,我们还看到业务的冗余。我们从去年、前年一直讲业务模式的调整,或者说“关停并转”。一些边缘业务,不能产生真正经营价值的业务,非主航道的业务,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做整合、收缩。比如大量的 SKU(库存单位),实际上它们的产量、产生的经营贡献都是比较低的,我们也在大量删减这样的研发项目。
组织定位我们也在不断做简化。现在讲“八人原则”,如果你的组织里不到八个人,这个组织就会被我们拿掉。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一个基层的人,都可以直接和高层对话,直接对经营的业务负责。
南方周末:“边缘业务”指哪些?
赵磊:比如空调事业部,有时候就会看到一些“小白电”(压缩机、电机等),量不是很大,但我们也能做。它市场规模可能就是两三个亿,但和空调的主业不相关,又占用了很多研发资源。这样的业务,我们可能会做一些优化。
南方周末:为什么说不到八人的组织会被拿掉?
赵磊:比如你下面只有两个人,我们就把这个领导层取消掉,进一步扁平。并不是字面意义的不到八个人组织全部解散,只是说不到八人的组织,我们在内部不叫它组织,而且没有领导层,不会再设一个人来领导这么两三个人。
对效率的追求是每个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内部一直讲经营效率、费用简化,其实是在梳理人之前先梳理组织,梳理组织之前先梳理我们自己的事情,看我们的事情聚焦在哪里。组织围绕战略去布局,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为了适应效率的修正、简化。
2
没说过“强制18:20下班”
记者:如何理解内卷?
赵磊:内卷的本质是没有创新,是同质化。如果每家企业做出的产品是差异化的,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这样的行业里不会有很多内卷产生。
内卷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第一排的人站起来了,第二排的人也站起来了,最后整个电影院的人都站起来了。但所有人站起来,看到的还是同样一部电影,它并没有比以前好看。
如果行业里的每个企业都站起来看电影,那么对这个行业、对用户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的。
记者:准时下班,是不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内卷的问题?
赵磊:准时下班,只是我们简化工作方式中的一条,但是头两天上了热搜,我们还专门查了,集团内部好像从来没说过“强制18:20下班”,没有正式文件。
但为什么鼓励大家下班,是希望在八小时工作时间里实现创新、产生价值,而不是下班之后。很多下班之后的工作,也是摸鱼的。
但另外一个层面,如果真的有业务需求,我们没有形式上说每个人都不允许加班。
记者:有声音说美的最近工作方式的简化跟欧盟有些规定是相关的?
赵磊:我也看到了一些相关评论,我认为没有任何联系。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很重要的一条叫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里面有很多项目,比如绿色、对员工的关怀等。
这次提出简化工作方式的过程,我是全程参与的,每次方总提要求的时候,大家从来没有一次提到跟外部的压力有关。我觉得完全是出自我们内部。
南方周末:不加班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赵磊:我觉得小伙伴们更开心了。很久以前,可能下班后去参加文体活动、发个朋友圈还怕老板看到,但现在我觉得大家都非常坦然知道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在哪里。
南方周末:效率真的提高了吗?成本节约了吗?
赵磊:我们简化掉的部分都是我们认为冗余的部分。比如,微信群里大家举拳头加油,这个不产生任何价值的。以前我们有很多手工报表,可能一个同事要用一个小时收集各种报表发进来,现在全部通过数字化手段——他之前那一个小时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记者:你自己会怎样提升效率?
赵磊:首要的效率提升还是数字化。所有东西在手机上都可以解决,每天的报表、预算情况,月度的、年度的,包括流程,都可以通过手机解决。我个人是没有电脑的。
我们跟经销商做生意,通过美的的一个App,也可以实现“人不见人的交易”。所有政策、产品的发布,都是通过数字化进行。不管集团还是事业部,我们都做了很多脱手工、用AI赋能的工作。这两项能够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记者:员工考核在反内卷之后有没有调整?
赵磊:美的从来没考核过上班时间,也已经很多年不再考核上、下班打卡了,除了工厂端。如果能给用户、客户带来价值,我们认为都是可以做的。如果对客户、用户没有任何价值,在KPI里面,现在都是没有的。
记者:如何杜绝下班后把工作带到工作群、带到网上?
赵磊:肯定也会有。2021年12月,我来到家用空调事业部的时候,提倡大家不要加班,管理层要先走。我当时就说,六点要准时下班,董事长方总也是六点准时下班,但不排除个别时候你回家再做一些工作。
但我认为,即使我在家里工作也比在公司工作对员工的示范效应要好。不要让大家有心理压力,说“领导不走,员工不让走”。我们并没有形式主义的要求——必须是六点下班,或绝对不允许加班。只是希望大家能够聚焦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从事上先聚焦,从项目上聚焦,这样最终的工作方式才能简化和聚焦。
记者:如果再发生表演式加班等情况,会有什么相应措施?
赵磊:其实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企业非常大,角角落落可能有些“六大禁条”里没有规定的,但也是内卷式的工作。我们也在不断识别哪些(行为)员工认为是低效、没有意义的。总裁办现在通过各种声音,包括内网还在搜集。
发布之后,也有观点说,我原来的工作方式用PPT是更快的,现在禁用了怎么办。我们其实是非常灵活的,效率怎么高怎么来。现在PPT也不是说没有。在月度经营分析会上,所有经营单位负责人的PPT是白底黑字的,非常简短的一些标题性的、中英文的。
此外,我们也在用一些行政手段,对集团内典型性的违反禁令的部门、个人,通过文件方式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