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3月15日 08:10
新技能get!人形机器人学会连续后空翻统共需几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一家机器人研发团队展示了其最新成果——能够连续后空翻的人形机器人N2。该团队通过在硬件结构上的创新设计,将重量较大的关节向胯部集中,并采用功率强劲的电机和轻量化材料,增强了机器人的爆发力。同时,结合动力学计算优化和强化学习方法,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训练机器人模仿最优轨迹,并通过课程学习使其逐步掌握后空翻技能。这种“试错成长”的人工智能学习范式是机器人技能提升的关键。

🤸**硬件创新与优化**:研发团队通过将重量较大关节向胯部集中,并采用功率强劲的电机和轻量化材料,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爆发力,使其能够完成高难度的后空翻动作。

🧠**强化学习与虚拟仿真**:团队在数字世界中,通过动力学计算优化得到最优轨迹,并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利用强化学习让机器人不断试错,模仿翻跟头的最优轨迹,最终掌握后空翻技能。

📚**课程学习方法**:为了克服后空翻的难度,团队采用了课程学习的方法,让机器人像人一样从易到难,逐步完成精准的轨迹复刻,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

⚙️**算法迁移与优化**:通过将训练好的算法迁移到机器人本体上,并在仿真世界和机器人真机里不断进行系统优化和反复测试,确保真实的机器人也能具备复刻后空翻的能力。


这两天,人形机器人的技能又提升了。北京一家机器人研发团队,对外展示了可以连续后空翻的人形机器人。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机器人又迭代了!我身旁个子比较矮小,只有1米3的人形机器人,它刚刚实现了多个连续后空翻的高难度动作,它的名字叫N2。

团队技术负责人 姜哲源:后空翻相比前空翻难的地方在于人一般后脚掌比前脚掌要短,后空翻的时候顺着惯性更容易往后倒,后脚掌短的话更容易掀过去,前空翻的话前脚更长,更不容易被掀过去。因此后空翻相比起来难度会稍微更大一点。

为了实现机器人后空翻的稳定性,团队在硬件结构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他们尽可能将重量较大的关节向胯部集中,从而让机器人在翻转过程中使的力气最小。同时,他们采用了功率更为强劲的电机以及更为轻的材料,让机器人具有更大的爆发力。

三个礼拜学会后空翻 机器人如何做到?

虽然后空翻的动作难度大,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机器人团队仅用了三周,就让机器人学会了这个特殊技能。

问题来了:让机器人学会后空翻如何做到?需要几步?

首先,团队在数字世界中,通过一系列动力学计算优化,得到一个翻跟头的最优轨迹。

随后,他们在虚拟仿真中,通过强化学习的方法,让成百上千的机器人模仿这个翻跟头的最优轨迹,不断试错。

由于后空翻是一个相对较难的动作,团队还在训练中加入了一种课程学习的方法,让机器人像人去上课一样,从易到难,一点点完成精准的轨迹复刻。

随后,再将训练好的算法迁移到机器人本体上,通过不断的反复测试,在仿真世界和机器人真机里不断进行系统优化,让真实的机器人也能具备复刻后空翻的能力。

团队算法工程师 李胜涛:我们通过给它一些关节角度的跟踪奖励,如果它跳得高了或者矮了,我们会给他一些惩罚,通过这样一套方法,然后让它不断去贴合专家数据。

专家介绍,不论是爬台阶、还是后空翻,甚至做出一些更加高难度的动作,最近机器人的动作技能变强的“武林秘籍”,离不开一个叫做“强化学习”的人工智能学习范式。它可以让机器人在未知的数字世界里,通过给机器人一个标准,让它像人类一样“试错成长。”让机器人通过“试错”和“惩罚”自主进化。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 唐剑:强化学习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训练很难,如果它是个小白,让机器人在真实环境训练很可能把机器人撞坏,因为它经常会做出一些错误的操作,会失败。要在虚拟环境里训练,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可能又有误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形机器人 后空翻 强化学习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