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3月13日报道,在2025年的水果市场,一种黑色表皮的“藏乌梨”迅速走红,成为消费者追捧的新宠。不论是其独特的表皮颜色,还是高原特产的标签,都令“藏乌梨”备受关注,有电商平台销量超万单,市面售价每斤高达7元至31元,价格远高于普通梨。
多位商家宣称,“藏乌梨”系“世界之巅、川藏特产”,产自西藏高原。记者调查发现,“藏乌梨”所宣称的西藏高原产地等“身份背景”均属虚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听说过此品种的梨。业内专家亦指出,截至目前,从未发现过原生黑皮梨物种。普通梨经高温加工,短时间便可形成黑色表皮。
记者通过实验验证,用滚烫的热水反复浇淋玉露香梨后,梨的表皮逐渐由棕色变为深色,最终呈现黑色,果肉却不受影响。这表明,“藏乌梨”很可能是通过高温处理普通梨制成。
“藏乌梨”在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但其价格远高于普通梨。新发地批发市场一箱8斤装的“藏乌梨”礼盒价格高达95元,每斤价格高达11.88元,而普通梨产地收购价每斤仅1元至3元。电商平台上的“藏乌梨”单价最低7.31元/斤,最高达31.6元/斤,最高价是普通皇冠梨货源批发价的29.5倍。
律师指出,虚构产品已经涉嫌欺诈消费者,消费者有权主张“退一赔三”。电商平台未能切实履行对商家资质及商品信息的审核职责,也有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平台必须强化监管力度,否则必将面临法律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