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斯柯达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在行业会议上表示,计划裁减20%的工作岗位。裁员是为了优化运营效率,将每年节省出来的6亿欧元运营成本投入电池技术和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同时扩大电动汽车产品线。
欧盟曾明确计划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这一政策使得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斯柯达的电动化转型也是大众集团战略的一部分。
1895年,斯柯达在捷克创立。1991年4月,大众集团购买了斯柯达70%的股份,成为其一个子公司。一年后,大众集团收购了斯柯达剩下的30%股份,进而成为大众集团旗下继大众、奥迪、西亚特后的第四大品牌。
2005年,斯柯达被上汽大众引入中国市场,开始国产化制造。2006年,上汽大众与德国大众、斯柯达就斯柯达国产项目签订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斯柯达品牌旗下Octavia、Fabia、Superb三大产品系列将全线引入中国,其首款车型明锐于2007年6月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
因为与上汽大众共享平台及核心零部件,但售价往往比同级别的大众品牌车型便宜一些,斯柯达在中国市场一直被当作大众品牌的平替,销量逐年上升。到2012年时,斯柯达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已经达到23.5万辆,仅中国市场销量便在全球市场销量中占比四分之一。
从2014年开始,斯柯达在中国市场销量一路高歌,连续5年实现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斯柯达在中国市场销量大幅增长24.0%,达到28.14万辆;2015年销量维持在28.17万辆的高位;2016至2018年销量分别为33.01万辆、33.30万辆、34.10万辆。
2019年是销量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便一路下滑。受制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冲击,加上“价格战”后大众品牌的降价让斯柯达的性价比优势不再,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快速蚕食。2020年,斯柯达中国区销量大幅下滑38.7%至17.3万辆,2021年更是腰斩下滑58.8%至7.12万辆。
在2024年汽车销量超过3000万辆的中国市场,斯柯达形成巨大反差,全年仅交付1.75万辆,同比下滑23.1%,相较于巅峰期2018年的34.10万辆,销量大幅下滑。中国已经成为斯柯达全球份额最小的主要地区。
与此相反的是,斯柯达在全球的销量并不低迷。斯柯达汽车官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斯柯达品牌全球销量为92.66万辆,同比增长6.9%,并定下了2025年实现销量突破100万辆的目标。其中,西欧销量占比超过一半,德国是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究其原因还是斯柯达电动化转型缓慢,已经不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目前,斯柯达国内在售的7款车型均为燃油车,并没有引进新能源车型,而我国本土新能源车企正在迅速崛起。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9.5%,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
以比亚迪、理想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更智能的驾驶体验、更实惠的价格重塑消费者的选择标准,斯柯达也因此丧失了中国市场的优势。
不过近年来斯柯达也在朝着电动化方向努力。根据规划,斯柯达会在2026年推出共3款纯电动新车,分别为小型轿车、紧凑型SUV和7座家用SUV。到2030年,斯柯达希望在欧洲电动车型的销量占全部销量的70%以上。
斯柯达此次裁员也是为了应对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但在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当下,斯柯达能否扛住转型的阵痛,重新在中国市场获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