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03月13日
处理密件勿随意,这些“方便之门”开不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通过几个真实的泄密案例,揭示了机关单位在涉密文件管理中存在的疏忽和漏洞。这些案例包括起草文件失管、遮挡密件密级、密件擅交他人以及违规携密回家等。文章强调了涉密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八条保密提醒,旨在帮助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提高保密意识,规范操作,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维护国家秘密安全。这些案例和提醒对于加强保密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

📝 起草文件需谨慎:在非涉密计算机上起草涉密文件,且未标明密级,极易造成泄密。必须使用相应密级的涉密设备在安全场所进行。

🔏 密级标识不可随意更改:擅自隐去机密级电报的原密级标识并翻印转发,导致文件外流,后果严重。任何密级的更改和复制都必须经过审批。

🚚 传递密件有规范:通过非正规渠道传递密件,如委托司机捎带,极易丢失造成泄密。必须通过机要交通等符合保密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

🏠 涉密文件勿带回家:将涉密文件带回家处理,存在被盗风险,导致泄密。涉密文件应保存在符合保密标准的场所和设备中。

  文件的起草、批阅、传达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最常接触的工作之一。然而,个别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密文件、资料时,或因疏忽大意,或自恃特殊,导致泄密事件时有发生,敲响了国家秘密安全的警钟。

  1. 起草文件失管,定密职责缺位

  某市卫生局收到上级1份秘密级文件,时任卫生监督科科长的王某,在非涉密计算机上起草转发该文件的通知,但未标明密级。随后又将该文件连同另外2份秘密级文件一起扫描为电子文稿,上传至市政府门户网站,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王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其他责任人分别受到相应处理。

  2. 遮挡密件密级,违规复制泄密

  某市维稳办收到上级机关的机密级密码电报,主任柯某未经发文单位同意,在阅批文件时擅自授意下属隐去该电报原密级标识,翻印转发至全市11个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致使文件外流,造成泄密。最终,柯某受到严肃处理,该案件在全省通报。

  3. 密件擅交他人,传递途中丢失

  某单位收到1份机密级文件,需要领导尽快批示办理,但该领导正在外参加一场重要会议。办公室主任通过短信向领导请示,领导授意其将文件交给自己的司机带到会场。司机在去会场途中给汽车加油,结账后发现车里的文件不翼而飞,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该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司机被辞退。

  4. 违规携密回家,私存密件被盗

  某单位领导肖某工作十分繁忙,经常加班加点阅批文稿。某天下班后,肖某将白天未处理完的涉密文件带回家,打算晚上在家完成工作。不料,当晚小偷潜入肖某家中将其公文包窃走。经调查,失窃公文包内共装有7份涉密文件、资料。事件发生后,肖某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处理涉密文件、资料保密提醒

  (1)起草涉密文件、资料,应当使用相应密级的涉密计算机或其他涉密信息设备,在机关、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密场所进行。

  (2)制作涉密文件、资料,要严格按批准的数量进行,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或知悉范围、制作数量及编号。

  (3)收发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分发时,要严格按照限定接触范围分发,不能擅自扩大范围。

  (4)传递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方式进行。禁止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密件,禁止委托无关人员捎带密件。

  (5)复制涉密文件、资料,应当按规定履行审批、登记程序,不得擅自改变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复印戳记,并按原件保密要求管理。

  (6)阅读和使用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不得将密件带回家中或者带到公共场所,确需在办公场所以外阅读和使用的,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7)保存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选择符合保密规定和标准的场所、设备。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文件、资料存放在保密文件柜中。

  (8)销毁涉密文件、资料,应当履行清点、登记、审批程序,送交销毁工作机构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承销单位销毁。自行销毁少量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涉密文件 泄密事件 保密管理 国家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