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板块近期大涨,复合铜箔已实现GW级量产,预计明年上半年主要材料商产能利用率将提升至80%以上。行业或将于明年二季度启动新一轮资本开支,本轮扩产规模预计在100GW以上。随着多孔复合铜箔和双枪快充技术的落地,复合铜箔的渗透率瓶颈已得到解决,理论渗透率或将超过70%。头部大客户订单落地,首批三家供应,两家已基本完成商业谈判,预计明年二季度审厂验厂,下半年上车。
🚀**快充瓶颈突破**:业内多孔复合铜箔和双枪快充技术的落地,根本解决了限制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的焊接产业化难题和快充瓶颈,复合铜箔理论上的渗透率或将超过70%。
🔋**固态电池潜力**:复合集流体较传统集流体,其多孔结构和柔韧性特点,更有利于解决固态电池固固界面问题和膨胀难题,有希望成为固态电池的底层技术。
🤝**龙头合作加速**:国内龙头电池厂与箔材厂业务合作进入战略合作框架谈判阶段,明年复合铜箔有机会在下半年进入整车量产阶段,复合铝箔自2022年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后逐步提量。
🌍**海外市场拓展**:海外尤其是日韩头部电池厂对复合集流体产品技术导入的接受度逐步提升,国内箔材厂相继公告与海外客户在消费电子及小动力市场的合作动态,明年动力类领域应用进展将更加积极。
2025-03-11 23:55 广东

近期复合集流体板块持续大涨,根据跟踪,我们认为复合铜箔已实现GW级量产,1H25主要材料商产能利用率将提升至80%以上。行业或将于2Q25开始启动新一轮资本开支,本轮扩产规模预计在100GW以上。
此前我们认为复合铜箔的缺陷,主要是受超快充技术的限制,认为它只能用于4C及以下快充产品。但是2024年以来,随着业内多孔复合铜箔和双枪快充技术的落地,我们认为限制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的焊接产业化难题和快充瓶颈已得到根本解决,复合铜箔理论上的渗透率或将超过70%。正负极集流体本身是液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基础导电材料,我们认为复合集流体较传统集流体,其多孔结构和柔韧性特点,更有利于解决固态电池固固界面问题和膨胀难题,有希望成为固态电池的底层技术。
周末重要产业消息催化:
头部大客户订单落地,首批三家供应,两家已基本完成商业谈判,应用于动力电池。预计Q2审厂验厂,下半年上车。
目前复合集流体厂商产能受限,仍需进一步扩产。复合铜箔降本,复合铝箔提高安全性逻辑顺畅,24H1受限于快充问题,行业进展缓慢,随着下半年快充问题解决,复合集流体进展加速。
保守估计,行业按照五年内10%复合增长率计算,复合铜箔渗透率50%、复合铝箔渗透率30%,箔材行业千亿市场,百亿利润。
电话会议解读要点整理:
1、短期催化因素
- 国内龙头电池厂合作进展:近期国内龙头电池厂与箔材厂业务合作进入战略合作框架谈判阶段,2025年复合铜箔有机会在下半年进入整车量产阶段,复合铝箔自2022年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后逐步提量。复合铜箔因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端降本受到产业投资人关注,今年年中前后形成具有采购效益的商务合同,8月或第四季度进入连续性订单采购阶段的可能性在增加。
- 海外市场拓展情况:海外尤其是日韩头部电池厂对复合集流体(铜箔和铝箔)产品技术导入的接受度逐步提升,去年Q4国内箔材厂相继公告与海外客户在消费电子及小动力市场的合作动态,2025年动力类领域应用进展将更加积极。
2、行业进展
- 路试进展:去年11 - 12月C开始给车企推荐复合铜箔并谈妥上车事宜,12月开始为期四个月的路试,目前进展不错且已到最终阶段,预计三月中下旬测试正式结束,各个车企和电池厂反馈良好。
- 箔材厂框架协议:C开始推进涉及未来十年规划的框架性协议,包含每年的量的指引,量比较大且逐年增加,以此指引箔材厂后续扩产等动作。
3、技术方案
- 快充问题解决:行业持续更迭,PP膜方案经过多代更迭,24年上半年集流体行业走势较慢,下半年加速,主要因为设备产能问题解决以及快充问题得到解决。不同薄材厂提出多孔铜箔(在内部PP膜打孔注铜减少方阻提升充电倍率)、改变金属致密性(让分子排列更紧密降低方阻)等方案,目前电池倍率能达到4C以上。
- 技术方案类型:复合铜箔技术方案主要有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目前主流验证方案是两步法(磁控溅射加湿电镀,先对基础材料金属化确保通电、提高紧密度,再用湿电镀增厚铜层达到1 + 4 + 1三明治结构),头部工厂也在储备一步法(反复磁控溅射或化学沉积直接生成铜层),但一步法尚未成熟。
4、合作节奏
- 合作节奏:早期箔材厂和研究院合作,今年Q1进行正式商务洽谈,Q2审查验厂、博采厂扩产,Q3 - Q4上车。正式洽谈和验厂结束后,研究院把技术方案给制造部门,制造部门联动采购下每年具体订单,目前处于Q1正式商业洽谈阶段。
- 重要节点:三月中下旬路试结束、箔材厂扩产公告、下半年上车是重要节点。目前预期上车车型集中在奇瑞、吉利,若有其他品牌车型或爆款车型出现是利好。若下半年测试结果后箔材厂扩产节奏明确,集流体走势将持续向上。
4、行业应用
- 应用领域与材料选择:动力端主要搭载PP膜,从PET到PP是因为PET长期使用稳定性不如PP膜,存在老化、循环性能差、与电解液反应导致性能和良率下降等安全问题。复合铜箔下游应用广泛,包括固态电池、飞行等新领域,工厂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定制化产品,调整PP膜性能和指标。
- 产业链情况:原材料主要有中间的PP膜、铜靶材、镀铜化学品,基膜包括PET、PP和PI;设备端两步法主要是磁控溅射设备和湿电镀设备,一步法主要是化学沉积法和多次磁控溅射设备,集流体与正负极焊接有超声波焊接设备。涉及的厂商如一步法有道森、汇川等,两步法有东威、汇川等,工厂方面宝明科技主要是两步法,英联股份两步法和一步法都有等。
5、市场空间
- 替代逻辑:复合铜箔替代传统铜箔的逻辑主要有成本下降,当复合铜箔良率达到80%时,6微米铜箔生产成本比复合铜箔高30%左右;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在储能等场景有推动动力;能达到更高能量密度,中间PP膜密度低、重量低,在3C应用场景中减薄和降低重量是重要替换原因。
- 市场空间:整体市场空间要看上车节奏,若下半年上车爆款车,行业更迭加快,预计到26年铜箔市场达200亿水平。设备厂商单GWh投资额逐渐下降,从五六千万降至三四千万,长期来看大规模量产后单GWh投资额应在3000万左右,预计26年复合铜箔设备市场规模达150亿。复合铝箔海外日韩电池厂对3C端应用需求迫切,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应用不冲突,市场有差异,复合铜箔从中低端向高端演进,复合铝箔从高端向低端迁移。
6、投资建议
- 股价反应:股价对相关信息扩散反应极致,主要是过去2-3年复合集流体铜箔商业化量产和终端导入反复波折,市场对该项技术前景确定性分歧较大。国内龙头电池厂战略合作框架谈判若落地,将是明确的产业信号,会修复产业方和投资方对技术路线未来方向的信心。
- 投资观点:当下对整个板块二级市场投资观点较为积极,第一阶段先演绎信心修复,后续需跟踪实质性连续性批量采购订单等落地情况。叠加锂电池产业链排产回升、主产业链景气度向好以及新技术落地等因素,相关板块标的可积极布局。
- 关注进展较快公司:对于复合集流体进展相对较快的公司,如英联股份、宝明科技等可以关注。市场对各公司布局进度存在多种口径,若担心公司优势不明显,可同步关注复合集流体上游设备公司。
- 关注上游设备公司:在产业链进入放量周期时,上游设备公司如东威科技、汇成真空、超声波等代表的公司,其Capex扩张会走在前面,值得重点关注。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