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03月11日 17:53
当前牧原和温氏的交易性和战略性机会并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牧原和温氏的交易性和战略性机会并存。交易性机会源于预期差,虽猪周期预期看淡,但龙头猪企成本降低等因素使盈利或有保障。战略性机会在于当前市值被低估,以合理市值计算,具备安全垫,且股息率高,投资机会良好。

🎯即便今年猪肉价格比去年低,龙头猪企养殖成本大幅降低,每头猪盈利可能不低于甚至高于去年。

🐷去年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增加量少,今年1 - 2月又减少,生猪供给未必比去年多,价格未必比去年低。

💪生猪出栏增量主要来自牧原和温氏,其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当前牧原和温氏市值被低估,以合理市值算仅为4折 - 6折,股息率高,具备安全垫。

$温氏股份(SZ300498)$ $牧原股份(SZ002714)$

总的看,站在当前的视角,牧原和温氏的交易性和战略性机会并存。

一、关于交易性机会

之所以存在交易性机会,主要是预期差的存在。

年初至今,牧原、温氏分别下跌4%、1%,较大幅度跑输了牛市行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对猪周期预期的看淡。市场一致认为,经历了去年三季度猪肉价格的上涨和去年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的增加,今年的猪肉价格行情应该是逐步走低的熊市格局,因此,猪企的盈利难言好的表现。

这样的一致性预期可能比较客观。但没有考虑三个情况:

一是即便今年猪肉价格比去年低,但由于龙头猪企的养殖成本比去年大幅降低,因此每头猪的盈利可能不会低于去年,甚至高于去年。最近温氏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二是尽管去年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出现了增加,但增加的量非常少,今年1-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又开始减少,说明养猪企业普遍比较谨慎,并不会大幅增加存栏。因此,不见得今年的生猪供给就比去年多,也不见得今年生猪价格就比去年低。

三是尽管生猪出栏总量在增加,但实际上,增量主要来自于牧原和温氏这两大龙头猪企,大量的散户在退出养猪行业,一些小的企业也在退出,中大型养猪企业有的在增加出栏,有的在减少出栏。但总体来看,牧原和温氏的市场份额在不断的增加。

因此,从这三个角度看温氏和牧原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一旦以上三个预期证伪,二者股价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

二、关于战略性机会

之所以讲战略性机会,主要是就当前股价而言。目前牧原市值2000亿元、温氏市值1000亿元,个人认为铁底的市值。这样的铁定不是说市场不会跌破,而是说以当前价格买入,几乎不存在亏损的风险。主要论据就来自于我之前的文章《养猪龙头正在成为“现金奶牛”》网页链接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到:预计牧原和温氏的年度利润分别是160亿元-240亿元、85亿元-120亿元,以20倍PE算,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的合理市值应该分别是3200亿元-4800亿元、1700亿元-2400亿元。以此计算,当前牧原和温氏的市值都是仅为4折-6折 ,具备很好的安全垫。

在这篇文章中我还提到:按照利润分红率50%、60%、70%三个维度计算,牧原股份每年分红分别是80亿元-120亿元、96亿元-144亿元、112亿元-168亿元,温氏股份每年分红分别是43亿元-60亿元、51亿元-72亿元、60亿元-84亿元。以当前市值计算,则牧原对应股息率分别是4%-6%、4.8%-7.2%、5.6%-8.4%,温氏对应股息率分别是4.3%-6%、5.1%-7.2%、6%-8.4%。二者最少的股息率也达到4%,远超银行存款利率。

以股息率为盾,市值合理回归为矛,预期修复为交易性机会,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牧原和温氏都存在很好的投资机会。

@今日话题



本话题在雪球有19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投资机会 猪企市值 股息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