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3月10日
134亿港元,港股De-SPAC第二单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找钢集团历经十三年发展,成功借壳SPAC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香港第二家De-SPAC并购案例。公司由最初的钢铁贸易危机中崛起,通过平台化转型,建立了规模化、协同效应强、人效高、现金流好、盈利能力强的商业模式。上市后,找钢集团将加大在非钢业务和海外业务的投入,以实现更大的增长和回报。该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并在逐步拓展至非钢铁工业原材料市场,数字化平台连接了大量的注册卖家和买家。

🚀找钢集团通过借壳香港SPAC公司Aquila,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这是香港第二家完成De-SPAC并购的案例。

🏢找钢集团从最初的钢铁贸易危机中迅速发展壮大,并于2022年完成平台化转型,建立起高效的商业模式,包括线上钢铁交易、物流、仓储及加工、SaaS产品及大数据分析等服务。

📈2023年,找钢集团数字化平台录得三方钢铁交易吨量4730万吨,约占中国三方在线钢铁交易总吨量的40%,是中国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交易总吨量持续增长,GMV也保持较高水平。

💰招股书显示,找钢集团的早期投资方包括险峰、真格、经纬、红杉、IDG等知名机构,显示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资本支持。公司已进入盈利拐点,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

创业13年,郑州70后刚刚敲钟。

3月10日,找钢产业互联集团(下称:找钢集团)通过借壳香港SPAC公司Aquila,以De-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方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这也是香港第二家完成De-SPAC并购的案例,Aquila的SPAC发起人包括招银国际资管、蒋榕烽、乐迪及吴骞,则是香港首家SPAC。

开始交易后,找钢集团平开报11.38港元/股,市值约134.64亿港元。盘中,其股价最高达11.98港元/股,最低达9.7港元/股。截至发稿,找钢集团跌13.01%报9.9港元/股,总市值117.13亿港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

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找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东感慨道:“找钢集团成立于2012年,到今年是13年了。2012年创业之初,正值钢铁行业钢贸易危机爆发,钢铁市场供大于求,让找钢集团迅速做大。2018年起,公司开始平台化转型,尝试另外一种商业模式。2022年,我们完成了平台化转型,公司也建立起了'规模越大、协同效应越强、人效越高、现金流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的商业模式。

在创业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会有无数次面对抉择的时刻,都需要一些‘破釜沉舟’的勇气。对于创业而言,‘逆商’非常重要,这是我和团队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底气。上市之后,找钢集团依旧会继续‘做大做强’,将在非钢业务和海外业务方面投入更多资源,获得更多的增长,更好的回馈政府、用户、员工和资本,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找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东(左)与联合创始人王常辉(右),来源:找钢集团

事实上,找钢集团成立的前4年,可谓风光无两,每年完成一轮融资,且投资阵容愈发豪华,逐步获得险峰、真格、经纬、红杉、IDG的支持,总融资额约1.37亿美元。2018年5月,找钢集团同步完成11亿元E轮融资和4.3亿元F轮融资,这也是其公布的最后一轮融资。该公司F轮投后估值约79.30亿元,较2012年A轮后的3000万元估值增约263倍;“借壳上市”确定的估值则为100.04亿港元(约93.72亿元),较F轮投后估值增约18.18%。

招股书显示,紧随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找钢集团旗下创投机构Fatcat持股14.63%;创始人王东持股约11.02%,拥有约44.91%投票权;坚石投资与坚石天汇合计持股8.69%;PIPE投资者合计持股约4.53%;早期投资方险峰持股约8.05%;经纬持股约7.64%;真格持股约4.48%;IDG持股约3.71%;红杉持股约3.14%。

来源:找钢网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通过连接钢铁交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至其数字化平台,找钢集团率先在中国提供涵盖钢铁交易全价值链的一站式B2B综合服务,包括线上钢铁交易、物流、仓储及加工、SaaS产品及大数据分析。同时,公司以钢铁这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为切入点,建立了高度灵活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并重新定义了交易及服务标准。

此外,凭借深刻的行业洞察及先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找钢集团正逐步拓展至非钢铁工业原材料市场,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工电气、五金机电产品及有色金属等。

截至2024年9月30日,找钢集团的数字化平台连接逾1.48万名注册卖家及逾18.11万名注册买家,卖家及买家均主要为中小企业。

发展近13年,找钢集团早已成为一家“钢铁巨头”。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3年,找钢集团数字化平台录得三方钢铁交易吨量4730万吨,约占中国三方在线钢铁交易总吨量的40%,系中国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按2023年的钢铁物流量计,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终端物流服务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找钢集团的交易总吨量则由2021年的3560万吨增至2023年的490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7.3%,2024年前三季度为4130万吨。同时,公司的GMV由2021年的1872亿元增至2023年的195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为1529亿元。

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找钢集团的收入分别约为13.53亿、9.05亿、11.68亿、11.41亿元;毛利分别约为3.46亿、2.30亿、3.80亿、3.2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5.5%、25.4%、32.5%、28.2%;年/期内亏损分别约为2.74亿、3.66亿、4.69亿、5439.7万元,累计亏损超11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为2.60亿、2.93亿、8015.1万、4193.2万元。

来源:找钢网招股书

此外,2024年前三季度,找钢集团经调整EBITDA利润为708.6万元,同比增长109.83%,公司已进入盈利拐点。经营性现金流达3.85亿元,持续为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王非,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找钢集团 香港上市 钢铁电商 B2B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