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10日
[两会特刊·现场新声音] 西瓜苗成为“抢手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全国人大代表李素环带9棵西瓜苗参加两会,西瓜苗被大家分走。她想借此让大家知晓科技、农业人才对农业振兴的重要性,还介绍了西瓜嫁接技术及与科研合作的情况

🥒李素环带西瓜苗参会,展示其重视科技与人才

🌱介绍西瓜嫁接技术,解决重茬问题

🎯强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

💡建议专家到田间地头,培养乡村专家

李素环(右二)在列车上与同行的人大代表分享西瓜苗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朱 虹  陈汝健

    3月8日,记者听说一位来自河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带了9棵西瓜苗来参加全国两会,想见识一下,却落了空。“你来晚了,我还没到驻地,西瓜苗就被大家分走,太抢手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合作社社长李素环,像在夸赞自家孩子一般,笑着对记者说。

    说起为何带着西瓜苗来全国两会,李素环打开话匣子:“我可不是来炫耀自己家品种有多好,而是想让大家知道科技对农业有多重要,农业人才对农业振兴有多重要。”

    李素环为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她拿着一棵夹着红夹子的嫁接西瓜苗。“下面是砧木,上面是西瓜苗。”她说,如果一块土地连续两年种西瓜,会导致土壤“伤病”增多。

    从1994年开始,李素环就通过嫁接模式,摸索解决西瓜重茬问题。“这些年,我们用过南瓜砧木、葫芦砧木,一用就是20年。”李素环说。

    直到4年前,合作社引进新品种砧木——野西瓜嫁接西瓜苗,经过几年的实验、示范,瓜农们发现西瓜的口感更好了,糖度更高了,也更受市场欢迎了。让李素环兴奋的是,“野西瓜和西瓜就如同亲姐妹,用它作砧木,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同时,野西瓜砧木抗病能力强,根系庞大,吸收养分多。“这意味着不需要使用大量农药化肥,我们的西瓜更绿色、更有机了。”她说。

    近几年合作社跟科研院所、高校对接,时常邀请专家讲解农业技术。跟专家合作的过程中,在田间地头工作了30多年的李素环意识到,传统种地靠经验,现在得靠科技,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

    “我建议把专家的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只有他们来的次数多,我们才能学到真东西。”李素环说,让农业专家培养乡村专家,让老百姓也参与到科研中来,才能做成事儿。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李素环 西瓜苗 农业科技 人才振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