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加孚委员指出,癌症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尽管国际研究表明癌症可防可控,但我国居民整体癌症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在农村及偏远地区。他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健康教育模式,力争到2030年核心知识知晓率达80%;通过多途径开展防癌科普,提升基层科普能力,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健康宣传覆盖面;同时,加强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库建设,确保科普信息权威性,提高全民防癌意识,最终降低癌症负担。
🏥 **全民健康素养亟待提高:** 我国居民癌症早诊知晓率较低,尤其农村及偏远地区知识普及率不足,健康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严重影响癌症防控效果。
🤝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季加孚委员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健康教育模式,推动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力争到2030年核心知识知晓率达80%。
📢 **多途径开展防癌科普:** 提升基层科普能力,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健康宣传覆盖面,并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现防治前移,将防癌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 **加强科普资源库建设:** 加强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库建设,确保科普信息权威性,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提高全民防癌意识。
季加孚委员: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于紫月)“癌症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原院长季加孚委员表示,尽管国际研究表明癌症可防可控,但我国居民整体癌症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癌症早诊知晓率仅59.05%,尤其农村及偏远地区知识普及率低,健康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为此,应着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筑牢癌症防控网络。
在季加孚看来,应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健康教育模式,推动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力争到2030年核心知识知晓率达80%;多途径开展防癌科普,提升基层科普能力,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健康宣传覆盖面,并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现防治前移;加强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库建设,确保科普信息权威性,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提高全民防癌意识。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癌症预防、早筛、早诊的认知,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最终降低癌症负担,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季加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