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aplus社群 03月09日
2024我被裁了:中年危机真的存在,年龄让我找不到工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一位中年程序员在职场遭遇危机、寻求突破的故事。面对企业卡年龄、团队零奖金、部门裁员等困境,他积极准备面试,最终获得多个offer。文章从YSP和SHD模型分析了企业用人策略,指出中年程序员应深入行业、提升管理能力。同时,作者分享了家庭生活中的挑战与感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工作和家庭中取得平衡与成长。 这位程序员的故事引发了对中年职场人发展方向的思考。

💰 **企业用人模型分析**:文章提到了YSP(Young Smart Poor)和SHD(Senior Hard-pressed Diligent)两种人才模型,揭示了企业对不同年龄段员工的诉求。YSP模型看重年轻人的潜力和低成本,而SHD模型则看重年长员工的经验和稳定性,但企业更倾向于培养年轻人,这给中年程序员带来挑战。

🎯 **职业发展瓶颈与破局**:文章指出,中年程序员容易面临职业发展瓶颈,尤其是在缺乏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情况下。作者建议深入行业,成为行业小专家,并学习管理技能。同时,在工作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行业和职位,而非公司,以便寻找更好的跳板。

👨‍👩‍👧‍👦 **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文章还分享了作者在家庭生活中的经历,包括照顾新生儿、平衡家庭关系等。他体会到家庭的责任和不易,也感谢家人的支持与付出。作者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让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 **裁员后的反思与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裁员,作者虽然感到解脱,但也意识到危机意识的不足。他积极准备面试,但由于大环境萧条和自身准备不足,错失了一些机会。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市场对年龄和匹配度的重视,也促使他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

叶小钗 2025-03-09 08:01 广东

中年程序员的职场答卷:破局、突围与新生


笔者点评


与之前的年终总结不同,这篇总结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年危机味道


首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家庭是不讲理的地方,笔者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建议,我们重点看工作方面。


被采访者年龄35左右,是标准的中年危机集中爆发的年龄,35很可能是一个由盛转衰的拐点,即后面的生活很可能越来越差!


这里先回答大家最大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在卡年龄,答案很简单:年级小的性价比高!他们心思更为单纯,好塑造,大白话是30岁以后的老油条吃不了我画的大饼!


很多中小型企业特别喜欢两种人才:



YSP模型,是跨代培育的结果,他们:



SHD模型,是行业精华的沉淀,他们:



所以,这是一个新人搭配老人的组合方式,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公司会重点培养谁?答案很扎心:当然是小年轻!


而且,从能力模型可以看出来,对年长的员工的诉求是:最好能有深刻的某行业经验。


这里就回到了更为扎心的问题了:被采访者可能是个头铁的程序员,而且是那种技术较好的程序员。但很可能缺乏某行业的专业知识,并且他在软实力一块比如管理能力这里是比较欠缺的!


这里进一步的建议是:



工作选择方面因为被采访者已经有了大厂背景,个人的建议是:行业 > 职位 > 公司,你很需要一个好的跳板。


平时方面,一定要注意外交,你需要破圈了,具体工作建议如下:



接下来是被采访者的故事,请您欣赏。



不错的开始


在去年很长一段时间里(4月前),我作为团队一线组长(虚线)汇报给CTO,觉得我的努力和成果被高层看到,并且成为了部门的核心成员,感到有一些欣喜。


组内成员3人,负责一块相对核心的业务,由于组内人员较少,管理经验欠缺,出现了两方面问题:



没有太好的办法,大老板不充分放权,工作内容多,项目周期短,人员也有限,我依然冲锋在一线。


虚线过程中,CTO老大职责其实很大,比较忙,基本上事情都是我带着组内成员完成,而且以当下承担的职责我也足够胜任,定期项目周会,技术核心成员周会上同步进度给他;


1对1沟通较少,几乎未给我提供什么帮助;现在回头想,我应该要主动找机会找他要一些资源,顺便汇报一下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多一些交流会更好。


好的方面:团队目标达成的比较好。


在目标上有所突破,在CTO预定的团队目标之外,还额外主导了更大的系统设计和落地,拿到了较好的结果,因此年度绩效CTO给了我最高档,说明对我还是比较认可的。


只是后续又未给我更多机会,新财年没有给我转实线而是并到其他组,我也怀疑高绩效某种程度是他觉得愧疚给我的补偿。


至暗时刻


团队的至暗时刻,老板宣布全员0奖金,0加薪,0股票,且暂停晋升通道。


公司财务状况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具体详细信息我无法了解,但作为团队老人,实在无法理解为何要这么极端,这导致真个团队瞬间失去了活力,大部分成员直接开摆等待裁员礼包。


雪上加霜,在这种负能量爆棚的情况下,部门就更忙了,我这个4人小组又划分到其他组,我还是继续虚线带人,没有转为实线,比较遗憾。


我预感到这个部门不太长久了,而且这样糟糕的团队氛围我也不想一直待下去,因此工作强度降低了一些,抽出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准备八股和算法题上面,随时准备有变动后再找工作;


从现在回顾看确实提前准备了蛮多,但危机意识还是稍嫌不够,导致11月份找工作的时候多了很多波折。


解脱了


10月底的一天,上午照常去上班,发现公司大群直接全体禁言,身边玩的好的几个同事都在猜测要有大动作,没想到半天时间整个部门直接裁员1/2。


当CTO叫我去会议室沟通裁员事宜,内心更多的感受是终于解脱了,这样糟糕的团队氛围终于不用再忍,靴子终于落地了。


10月的最后一天,打包私人物品离开时,望着毕业初期曾经非常向往,之后又工作了8年的地方,内心泛起了很重的失落感。


11月份收拾心情,不再想过去的事情,每天去图书馆准备八股和算法,同时也开始面试;


求职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大环境的萧条,市面上程序员供大于求,集体贬值,导致招聘方纷纷提高门槛,背景、匹配度、年龄成为很多招聘方的硬性指标(年龄方面大部分不公开说,只是背地里卡)。


我实在无法理解年龄为什么要成为硬性指标,这个逻辑是无法自洽的,招聘方总会认为大龄程序员潜力有限,无法更进一步。


但问题是随着职级的提升,坑位必然更少,现在整体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就更缺少更进一步的坑位了,既然本身就没有更高阶的坑位,那为何要嫌弃应聘者年龄大,潜力低无法晋升下一层级呢???


我自己就有好几个比较好的机会因为匹配度,年龄问题被淘汰了。


另外我准备也不够充分,因为担心到了12月下旬和1月份临近春节,机会更少,所以算法题、项目、八股都是一边面试一边准备,有几个好的岗位也因此错过了。


到目前为止,offer阶段的也有几个,相对也还算满意吧。


未来的工作


以下是我的一些offer:






目前很深刻的感觉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迫切需要在3到5年内可以晋升到下一个职级,否则40岁再出来找工作就很艰难了。


这次找工作在这方面体感很强,多数P7专家岗位35岁已经是压线年龄了,一起出来的同事36岁也遇到被卡的情况,40+的P7同事更是面试机会寥寥无几。


外企方面年龄容忍度大一些,可惜我英语又不太行,3到5年内也需要争取把英语学学好,作为职业规划的B计划;


这两年一直希望能够在职业上有一些突破,在当前的团队业务规模以及个人职责下已经是做的很好了,我给自己打90分吧,也确实被大佬看到和认可;只是再进一步又很难。


一方面:团队业务发展不好,业务萎缩导致上升空间基本没了;


另一方面:在团队管理这个方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怎么提升,和P9级别的人物交流我会不由自主的有点紧张,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多可以锻炼的机会;


生活方面


2023年8月~2023年底


我的宝贝女儿出生了,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小两口的二人世界里面一下子被拉出来,承担起家庭里面的各种职责;平衡老婆和父母,父母和岳父母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也很是摔了一些跟头。


我老婆在岳父母家坐月子,本来请的月嫂干了几天跑路了;我老婆希望能为家庭节约开支,不想再请一个月嫂,我父母接过了这个职责,到我岳父母家和岳母一起照顾,期间因为一些育儿理念和经验上的冲突,导致出现了摩擦,岳父母又比较强势,不太能互相理解,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笔者点评:这是在找死啊,而且认知上有很大的问题


这段经历一度让我心力交瘁,体会到了承担起一个家庭的不易和艰辛;


24年初~24年9月底


小孩到上海生活,这段时间都是岳母在上海照顾小孩,白天我和我老婆上班,晚上回来,岳母一个人照顾小孩也很辛苦,周末我就带着家人一起去外边玩,下馆子犒劳大家,小孩也健康的在一天天长大;


24年10月~至今


我爸妈接过了接力棒,来上海照顾孙女,来之前我有点担心他们会不适应上海的生活,结果适应的很好。


现在回头看是我有点小看了长辈多年的生活智慧,我妈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婆媳关系也处理的还可以,我爸负责带小孩玩,虽然期间也还是因为有一些育儿理念分歧我老婆有一些抱怨,总体没啥大的问题,家庭氛围相对和谐。


24年7月~24年10月底


这段时间工作比较轻松(大家都躺平,团队不卷),再一个房价行情比较适合置换,开始在上海看房,想着为小孩置换一套学区房,也希望通过置换成一个更优质的房产,让资产更保值,守住打拼多年的积蓄;


主要方向定在闵行的七宝和春申,结果房子没卖出遇到裁员,置换计划就暂停了,等明年工作稳定后再考虑;


期间也很是耗费了一番精力,花费了好多周末在看房上,也线上线下参与过一些交流,目前来看也获得了蛮多收获,对上海的房地产二手市场,学区房行情,政策规划,中介套路等具备了一定的了解;后续时机成熟了就可以更快速的完成置换。


生活体会


这一年更深刻的体会到对家庭和家人的职责;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无法十全十美,只能接受和平衡,和之前二人小家庭给我带来的体会完全不一样。


也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我老婆也经历了很多磨难,慢性肾炎,妊娠期糖尿病,再到上班后背奶大半年,非常辛苦,感谢我老婆。


新年期许


工作方面,希望按照既定的职业规划,能够坚定,顺利的走下去。


生活方面,希望家庭关系更加和睦,自己处理家庭关系能更加的得心应手,心态要更豁达一些,学会容忍和平衡。


个人成长方面:


1)希望认知觉醒



2)升维



3)突破



作者丨叶小钗

来源丨公众号:叶小钗(ID:erchonglin)

dbaplus社群欢迎广大技术人员投稿,投稿邮箱:editor@dbaplus.cn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年危机 职场发展 程序员 职业规划 家庭生活
相关文章
零零后,接下来二十年不想下牌桌的规划就三条路: ​- 县城豪强血缘裙带关系的,当皇商瓜分金圆券 ​- 都市中产背景的武装自己能为出海企业打好工 - 小镇做题家...
最近真的认真思考了不继续像现在这样上班赚钱自己还有什么出路。 我想了许多,一些线下实体店的经营,一我不懂经营,二前期投入太多风险太大,对于我这种目前完...
远程工作对女性的伤害最大吗?
这人生在世啊,真是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今天朋友发来一个帖子,人到中年房贷700万买千万房产,跟老公工作都比较危险了,现在一个月还四五万房贷,嘎嘎焦虑。...
?30个问题,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热情) 1. 不需要考虑工作、金钱之类的条件时,你喜欢什么? 2. 有让你感到兴奋的话题,或让你感到热血的东西吗? 3. 你做什么...
如果没有兴趣,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这几天在高考,高考完了就是选专业,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应该都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决定。 都说选专业要结合兴趣...
其实我不太了解 花钱报志愿的意义何在 我表妹花钱报的志愿,现在也没工作 如果未来想找个好工作,寻求专业上的建议,是不是咨询当下年薪百万的职场人更有效? 虽...
你财富自由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应该做什么工作。 做自己不喜欢的没法财富自由。
我被剥夺了终身职位--我该如何应对?
Ask HN: 寻求建议 - 应对科技领域的职业和财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