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飙叔科技洞察 2025-03-08 18:09 广东
瑞声科技在多年“果链”中的历练和量产经验,以及核心技术的积累,正一步步加深“护城河”;正成为国产升学领域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2025年3月,全球资本市场掀起一股“物理AI热”,而港股上市公司瑞声科技凭借股价单日飙升超10%、四日累计涨幅超16%的亮眼表现,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焦点。高盛在其报告中直言,物理AI(Physical AI)是“重塑制造业与物流业50万亿美元价值链的核心技术”,而瑞声科技凭借其在光学传感器与车载镜头领域的技术壁垒,正在成为这一赛道的关键推动者。
物理AI的本质,是让机器(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具备感知物理世界、理解三维空间关系并执行复杂操作的能力。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依赖于算法,更需硬件端的高精度传感器支持。瑞声科技,这家以声学业务起家的隐形冠军,如何在物理AI浪潮中完成从“手机配件商”到“智能机器视觉领导者”的蜕变?
一、全栈式光学方案,定义物理AI的“视觉标准”
在如今高度竞争的智能手机与数码产品市场上,技术革新已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物理AI技术的快速发展,该领域正在迎来全新的转机。瑞声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光学业务的全栈式自研能力,涵盖从设计、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完整链条。目前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上正逐步渗透。
1、成为自动驾驶的“眼睛”
如瑞声科技的车载镜头产品线包括前视镜头、环视镜头、激光雷达接收镜
头等,全面支持L3级以上。在技术上,其采用独家晶圆级玻璃(WLG)技术,通过非球面玻璃镜片显著提升光学性能。对比传统技术,WLG镜片在光学精度、抗畸变能力和厚度控制上优势明显,尤其在复杂光线环境下的成像稳定性提升30%以上。而且,由于产品是模块化设计,激光雷达镜头支持快速切换视场角,适配不同场景需求,这一设计大幅降低量产成本,为激光雷达大规模商用铺平道路。因此,瑞声科技车载镜头产品,已经成为自动驾驶名副其实的“眼睛”。
2、人形机器人的“视觉中枢”
另外,高盛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到来(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24亿美元)将催生对立体摄像头、ToF(飞行时间)摄像头及激光雷达的需求爆发。瑞声科技的技术储备完美契合这一趋势:
其通过多摄像头协同与算法优化,实现毫米级深度感知,形成立体视觉系统,完美解决了机器人导航中的避障与路径规划难题。
同时,其ToF模组在弱光环境下的测距精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为机器人的动态交互提供可靠数据保障。
除光学外,瑞声科技还将触觉反馈技术整合至智能座舱系统。例如,其座舱产品可通过振动提醒驾驶员分心或疲劳,与视觉感知形成互补,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因此,瑞声科技凭借其核心技术优势,正在成为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产业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
二、2024利润大涨145%
在此大势之下,瑞声科技业绩暴涨。根据2月13日,瑞声科技披露的2024年的业绩预告。2024年,瑞声科技净利润将提升至17亿元至18.15亿元,同比增长约130%至145%,终结了公司连续6年利润同比下滑的局面。
对于盈利强劲增长的原因,瑞声科技称,主要受惠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回暖及升规趋势,带动多个产品分部的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持续提高运营效率的影响。
众所周知,瑞声科技曾是苹果的“第一大声学部件供应商”,但后来受竞争对手挤压,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该公司的声学业务显著下滑,2024年上半年,这一板块收入比重已降至30.77%。
相反其在高毛利的汽车光学业务上,逐步放量,车载镜头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30%,毛利率超40%显著高于消费电子业务;这也是其利润大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初瑞声科技完成对Acoustics Solutions的收购,强化车载声学与触觉反馈技术协同。因而,市场普遍预期,其光学业务收入将在2025年突破百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超50%。
这意味着,随着物理AI的崛起,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市场时代的来临。瑞声科技作为其中的核心参与者,其在汽车业务上的布局和高利润细分市场的开拓,它的成长路线图正变得愈发清晰。
三、成为“隐形冠军”
高盛在连续多份报告中强调,瑞声科技是大中华区摄像头供应链中“最具稀缺性”的企业。这主要基于其具备的核心技术——WLG技术、全栈自研能力形成护城河,难以被竞争对手快速复制。
这种技术上的精准卡位,也成就了瑞声科技;其不仅是“果链”的核心供应商,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来到“智能时代”的下场,又成为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核心合作伙伴;而适时地技术升级有帮助其快速的切入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