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帖子《你变道时为什么不愿意打转向灯》,我回复总而言之罚得轻,贴主则倡导应该德育服人,重罚不可取
看到其中有人分享变道时应该是观察好空间,打灯后立马变过去。我答曰建议重考科目三,打灯3秒再变,方向灯不仅是为了告知驾驶员意图,也是为了给其他交通参与者足够的时间反应,避免交通事故。打灯立马变和没打灯几乎没区别。没想到因此引得一些自认为开车很有经验的司机开始输出:真等三秒再变,那在市中心的主路大家就都别变道了。我回复难道不能提前打灯吗?结果对方开喷没开过车就闭嘴后续还有人和我解释提前打灯会导致如何堵车,教我应该如何“灵活”地应用交规,在堵车的市中心开车变道,可能他们所在城市的市中心比上海市区还要堵吧
交规设置三秒是经过大量交通数据研究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这时间能为后车司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充足的缓冲时间,方便他们准确判断你的行驶意图。很多人所谓的提前打灯会使后车加速过不去,无非就是赌自己的变道后车不敢撞会让而已。另外哪怕真的那么急,也请等后车看到你的灯光闪了,再抽头变道,尤其这些“老司机”口中越堵的路段越应该提前打灯
尽管交规新规推出这么久了,国内现在只有极少的城市真的对不按交规使用灯光进行管理处罚。也导致了很多自认为很有驾驶经验的司机觉得自己的技术是超越交规的。只能说这些人应该庆幸自己所在城市管理处罚不严,而不是得意洋洋自诩自己才是懂开车的。最近我看到包括北京在内的更多的城市也在逐步开始抓拍变道不提前打灯的行为,希望落实到这些人所在的城市时候,他们还能嘴硬
回过头,一条贯彻落实不彻底的交规都让那么多人无视,甚至觉得自己比交规还懂,只能说没有惩罚的法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