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3月06日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董事长王晶:以数字公民建设筑牢数据安全新防线|两会时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数字时代,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数据泄露等事件频发,传统防护手段受挑战。王晶提出数字公民理念,为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提供新思路,但其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王晶也给出了相应建议。

🎯数字公民是'人'的数字化,特征包括数字身份认证、隐私保护、数据互通等

🚧当前数字公民建设面临数字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等诸多挑战

💡王晶建议完善数字身份体系、构建应用接入与数据服务能力等

🎉建议政府推动数字公民建设的试点示范,构建第三方服务模式


财联社3月6日讯(记者 崔铭)数字时代,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安全问题关乎个人隐私、企业利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泄露、滥用等安全事件频发。据统计,2024年我国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网络诈骗案件超10万起,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传统数据安全防护手段面临挑战,亟需构建新的数据安全防线。

在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000997.SZ)董事长王晶看来,数字公民理念的提出,为筑牢数据安全新防线提供了新思路。提升百姓数字公民能力,在数据流通中能明确表达自身诉求,成为推动数字公民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

王晶介绍,数字公民是指“人”的数字化,是物理世界公民的线上副本,为公民在线上线下融合世界中参与活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供基础能力。其特征包括数字身份认证、隐私保护、数据互通等。

然而,当前数字公民建设仍面临数字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数据安全管控能力不足、公民的数字化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影响数据安全防线的稳固。

王晶建议,一是完善数字身份体系。由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构建以法定身份证件为根的多级可信个人身份服务体系,提高数字身份认证的权威性和安全性,实现不同部门和企业间的数字身份互认互通,让“一次认证,处处可用”,无需到处存留敏感身份数据。首先在政府和公共部门全面推广,为数字公民建设构建起身份共识底座。

二是构建广泛的应用接入与数据服务能力。要让拥有个人数据的各应用便捷接入服务平台,注册发布数据目录;要提供个人数据空间,让个人对自己分布在各处的数据“有哪些、在哪儿”一目了然;能提供数据授权服务,根据个人意愿将数据从提供方授权给消费方使用,解决数据“给谁用,用在哪”等问题。

三是提升公众认知,弥合数字鸿沟。建议政府推动“数字公民”建设的试点示范,例如启动对群众有感知度的个人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建设,通过“数字公民”技术,实现与应用的平等交互,让数据“是我的、我要用、用在哪”成为可能,展现“数字公民”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促进数据便捷流通的能力,通过这些有黏性的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

四是构建可市场化运营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建立一套可持续运作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在政府打造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吸引国企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在党管数据前提下,构建由个人、数据提供者、数据消费者、第三方数据服务商多方组成的数字公民服务模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数字公民 数据安全 身份认证 服务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