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薛澜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25年2月21日,财新国际高端对话系列One Idea Lab“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正式上线。本期对话由财新传媒副主编黄山主持,对话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麦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治理对策和国际合作,共同深入探讨了以下议题:
1. 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哪些启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孰优孰劣?
2. 人类距离通用人工智能(AGI)时刻还有多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
3. 人工智能将带来怎样的就业变革?如何培育面向未来的劳动力技能?
4. 面对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积极调整治理模式?在人工智能领域如何平衡监管与创新?
5. 为了人类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应如何管控分歧、加强合作?
精彩发言回顾

薛澜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各国应划分出安全区、非安全区但可以有条件合作,及绝对禁止合作的领域
我们可以从核聚变的研发经验中汲取一些教训。国际社会可以考虑在AI领域也采取类似的合作方式,而不是让每个国家单独研发自己的模型,科技巨头相互竞争,由此耗费成百上千亿美元。也许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研发大模型,最终的成果也能惠及全球。

麦克斯·泰格马克
(Max Tegmark)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 Future of Life Institute )创始人

中美并不需要完全相互信任,而是意识到AI失控的风险并采取行动,而后自然会协作
AI将会如此强大,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美国和中国一起获胜,变得更加繁荣,拥有可控制的AI工具;要么有人失去对超级智能的控制,每个人都是输家。没有任何一种情况是其中一个国家赢,另一个国家输。要么一起赢,要么一起输。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活动专题页面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本文转载自“财新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