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旨在科学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确保他们在常住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报告重点关注了强化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保障,并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同时畅通其参加社会保险的渠道。此外,报告还提出要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并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融合水平。通过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的治理水平,最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险,旨在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质量。
🏗️ 补齐县城短板,发展县域经济:报告强调加快补齐县城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并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协同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和安全性。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财联社3月5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畅通参加社会保险渠道。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