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了量子信息技术的三大主要应用领域: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已率先实现实用化和产业化,我国已建成天地一体的广域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量子计算方面,云平台和超量融合是主流应用服务模式,全球已部署多个相关项目。超导和光量子是主要量子计算路线。麦肯锡预测,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在未来5-10年加速发展,至2035年有望突破万亿美元。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短期聚焦组件优化,长期则有望推动材料设计理念的革新。
🛰️量子通信已成为量子信息技术中率先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的领域。我国已建成基于光纤的量子骨干网和城域网,并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初步构建了天地一体的广域量子密钥分发网络。
☁️云平台和超量融合是当前量子计算应用服务的主要提供模式。全球范围内已有至少12个国家部署了超过20个量子计算与超算融合的项目,谷歌、微软、中科院、中国电信等机构均已推出量子计算云平台服务。
💡超导和光量子是目前主流量子计算的两大技术路线。谷歌和IBM主要以超导路线为核心进行研发,而国内则由科研院所引领,采取超导、光量子等多路径并行的发展策略。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中短期内将重点聚焦于关键组件的研发与优化。长期来看,对材料纯度的极致追求不仅将推动量子传感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还有望催生全新的材料设计理念。
(1)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方面;
(2)量子通信是最先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的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已建成基于光纤的量子骨干网和城域网,并发射量子通信卫星,初步形成天地一体的广域网量子密钥分发网络;
(3)云平台和超量融合是目前国内外量子计算应用服务的主要提供模式,全球至少已有12个国家部署了20余个量超融合项目,谷歌、微软、中科院、中国电信等机构,都已推出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服务;
(4)主流量子计算路线可以分为超导和光量子两类,谷歌和IBM以超导路线为核心,国内主要以科研院所引领,超导、光量子等多路径并行;
(5)据麦肯锡预测,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在未来5-10年发展加速,至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6)中短期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核心将聚焦于关键组件的研发与优化,长期对材料纯度的极致追求,不仅会推动量子传感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还有望催生全新的材料设计理念。
全文2132字,解读如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