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3月04日
为什么今年酒店业会更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酒店业正面临内卷加剧的现实。制造业PMI指数的波动直接影响商旅需求,而中美贸易战及关税政策加剧了国内制造商将生产链转移至海外的趋势,进一步削弱商旅市场。与此同时,酒店供给大幅增加,国内酒店总数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度提升,酒店投资人开始关注下沉市场和“轻加盟”模式。出境游复苏也促使部分酒店投资人寻求海外机会。2025年,中国酒店业将迎来充满变数与可能的舞台,唯有善于变通者方能胜出。

📉PMI指数与商旅需求:制造业PMI指数是商旅需求的关键风向标,指数走低表明酒店行业需求疲软。国内三大酒店集团RevPAR起伏也经常与PMI关联甚密。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国内制造商将生产链转移至海外,从而减少国内商旅需求。墨西哥可能跟随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加速这一趋势。

💰消费者行为转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酒店投资人开始关注下沉市场,通过品牌升维来打差异化。同时,“轻加盟”模式受到青睐,以减轻经营负担。

✈️出境游复苏与海外机会:随着出境游逐渐复苏,一些酒店投资人开始寻找出海机会,关注日本、东南亚、中东等酒旅产业旺盛的国家地区。

最近,从宏观大盘来看,关于中国酒店业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1月的49.1提升1.1点,为去年11月以来最快增速。

坏消息同样来自PMI指数,虽然2月份略高于荣枯线,但整体还处于低谷。

更坏的消息则是美国在2月4日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10%关税的基础上,从3月4日起会再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10%新关税,这不仅对很多国内工厂、制造商意味着痛苦翻倍,也会导致PMI指数进一步承压。

硬币的另一面是,国内不少有经验的酒店投资人非常关注PMI指数,他们往往认为PMI指数的震荡通常最多半年后就能映射在酒店服务业上。

为什么?

简单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PMI不仅是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更是商旅需求的一个关键风向标,工厂东西卖得好,商旅需求旺盛,工厂东西滞销,商旅需求减弱。

而2023年以来,中国休闲旅游市场时有亮点,但支撑酒店消费半壁江山的商旅市场复苏一直颇为惨淡。

实际上,国内三大酒店集团RevPAR起伏也经常与PMI关联甚密,PMI指数走低也就表明酒店行业的需求依然疲软。

例如,去年暑期,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体现在三季度财报上,华住、锦江们的经营利润也均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国内头部酒店集团在供给端酒店数量猛增,旅界统计发现,华住、锦江、首旅三家酒店集团新开业酒店已经高达4000家。

另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新增酒店门店量为2.3万家,客房量约100万间,2024年上半年新增规模已接近2023全年开业门店量的59%。

这也意味着,目前,国内酒店总数已超过36万家,酒店数量和客房数量分别达到2019年同期109%、103%,酒店业在供给端迎来狂飙。

商旅消费需求端疲软,酒店供给却大幅增加,不难看出,中国酒店业正面临内卷加剧的现实。

从宏观层面来看,预计今年国内酒店服务业会在下半年呈现新一轮白热化竞争。

我们搞清楚了国内商旅需求减弱背后的核心原因,就可以看清新一轮中美贸易战为国内酒店业带来的一些实实在在影响。

前段时间,我在纽约认识了一个墨西哥开工厂,做电力变压器生意的朋友A总,他服务的是美国市场,和我直言,销售的产品其实还是完全来自国内工厂生产,墨西哥就是“皮包生意”,之所以要多这么一道手续,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躲关税。

A总和我一见如故,约定3月份回国再聚,昨天他却和我微信小窗说自己暂时不能回来了,出大事了,墨西哥这边为了和特朗普政府讨价还价,有意向跟着美国步伐对中国加征完全一致的关税。

如果墨西哥加税这件事成了定局,A总说可能会考虑索性把生产链条都放到墨西哥代工算了,这边人力其实比国内贵不了多少,以后国内工厂再找机会低价处理掉。

A总不是个例,这几年虽然美国对中国关税极高,Temu和Shein上的国内商家却利用美国包裹“小额豁免”政策,“点对点”发货赚得盆满钵满,但近期美国“取消800美元关税豁免”利剑高悬,跨境电商、国内工厂的情绪颇为紧张。

种种迹象表面其实国内商旅市场还没有触底,美国近期加关税的深层次影响反而会导致中国制造商更加紧迫地去计划将生产链条完全转移到海外。

当生意都不在国内,又何谈商旅呢?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还有一组值得酒店人深思的数据:

全球商旅管理公司HotelHub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商旅客人预订酒店的平均提前期达到17.35天,较2023年同期延长近7%。

伦敦瑰丽酒店/旅界实拍

同样是去年四季度,万豪国际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卡普塔诺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习惯提前三天预订酒店。

一升一降背后,卡普塔诺称,这是他见过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比世界其他地区消费者近20天的预订窗口要短得多。

数据反差如此明显,也标志着国内商旅活动持续减弱,消费敏感型的休闲旅客在增加。

所以,为什么2025年中国酒店业会越来越卷?

较短周期的酒店预订指标通常表明消费者在消费时的不确定性和谨慎性增加,为酒店营销部门“预测和准备”市场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乾坤倒转,用户变了,酒店就必须变。

当国内酒店业注定要在高压环境下求生存,整体呈现“量涨价跌”的新局面,国内酒店投资人在选择物业标的时也会更为审慎。

说白了,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之下,酒店客人越来越在乎“性价比”。我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针对消费者这种思维上的转变,今天,很多酒店投资人会选择在下沉市场用品牌升维的思路去打差异化,比如在四五线城市开亚朵,开全季,甚至开欢朋,国内一二线城市司空见惯的酒店品牌,在一些低线城市吸引力却是相当的大。

当一二线城市差旅需求减弱,低线市场的小镇居民们却在消费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政策的支持也推动了酒店行业的结构性调整。

还有一些有经验的酒店投资人更偏爱“轻加盟”,选择一些在线旅游平台的酒店品牌,巧用平台引流,却自己全盘掌控管理、销售、财务,这也不失一种为生意“减负”的思路。

事实上,与酒店业焦灼的态势不同,OTA近来业绩表现都不错,这也反映了酒店行业内卷加剧,对这些在线预订平台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

随着出境游逐渐复苏,还有一些酒店投资人在纷纷寻找出海机会,旅界获悉,日本、东南亚、中东等酒旅产业旺盛的国家地区近期不乏中国酒店投资人的身影,一些国内酒店集团也适时喊出进军海外的口号。

有人说“投资的尽头是酒店”,相比几十万元就可以加盟的奶茶店,数百万元可以营业的餐饮火锅,酒店确实是有一定现金流生意人能投得起的最大宗资产,但也是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的生意。

毫无疑问,2025年的中国酒店业,注定是一个充满变数与可能的舞台,也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生存游戏,只有善于变通的玩家,才能在这场内卷游戏中笑到最后。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酒店业 商旅需求 中美贸易战 消费升级 海外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