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3月3日消息,据良品铺子最新公告称,近日公司董事会收到杨银芬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杨银芬现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总经理,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其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辞职后,杨银芬仍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非独立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
与此同时,公司选举程虹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此外,程虹还代行总经理职责,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聘任总经理之日止。
吹向良品铺子的寒风,比预期还要更猛烈些。
早在2月中下旬,便 有知情人士向亿欧透露,当下良品铺子内部矛盾重重。公司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杨银芬及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徐然正面临“变动”危机。
该知情人士表示,这一系列变动的背后,正是与公司有着深厚渊源的两位关键人物——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和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有关。
从公开信披材料看,2023年11月27日,创立17年的良品铺子,做出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人事和经营策略调整。
杨银芬被选为良品铺子董事长、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事务。
在此之前,杨银芬担任良品铺子副董事长。此次人事调整之后,原董事长、总经理杨红春卸任,保留董事和战略委员会委员职位。
此次人事调整的背景是,良品铺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正如杨银芬上任后公开信中所说:“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
媒体报道称,杨银芬给自己定了一个“两个半年”的目标:2023年下半年,目标是先把公司从不断下滑中稳住;2024年上半年,一系列调整要在经营业绩上看到成效。
从历史财报数据看,两个目标目前都未达成。
杨银芬历时一年多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并没有给良品铺子带来转机,至少从经营数据上看,良品铺子依然困在营收和利润双降的漩涡里。知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此次“内部争权”的导火索。
从良品铺子最新的股权情况来看,杨红春依然稳坐单一个人大股东位置,持股约为23.48%,杨银芬持股约8.95%。
如此看来,决定良品铺子接下来“掌舵者”的关键变量是今日资本的徐新。徐新通过旗下基金“达永有限”依然持有良品铺子19.16%股权。
知情人士向亿欧透露,如果今日资本倾向于杨银芬,那么杨红春即便是单一个人大股东也无法改变现状。但按照最新消息看,今日资本反而和杨红春意见一致,如此一来,杨银芬及徐然的“变动”则成为大概率事件。
良品铺子在跟亿欧交流沟通中曾明确表示,公司并未有“争权”一事。良品铺子高层还曾向亿欧透露,此前公司有
综合过往媒体报道,杨红春和杨银芬执掌良品铺子期间,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打法。
结合不同时期的经营环境,或许两位创始团队都期望良品铺子能重回正轨,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但奈何市场竞争激烈,不管是外因还是内因,良品铺子的现状急需尽快扭转。
“高端零食第一股”: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回溯至2010年,良品铺子在创立之初便展现出无限潜力。
凭借其优质产品、精准市场定位以及身处备受资本青睐的零食行业赛道,今日资本持续看好并加大对良品铺子的押注,旗下基金“达永有限”最终成为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
“良品铺子既具有坚持做品牌、做供应链的工匠精神,又有拥抱变化、捕捉机会的这种冲浪的气质。”今日资本创始人、“风投女王”徐新在良品铺子上市之际曾如此评价。
2020年良品铺子作为上交所首家“云上市”企业登陆A股,成为国内“高端零食第一股”。援引良品铺子年报信息,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2022年零食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良品铺子在2015~2022年连续8年在高端零食的全国销售成绩中排名领先。
2023年之后,行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行业供应链上游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以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为代表的各种量贩零售商店快速扩张。
2月17日,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品牌升级为“鸣鸣很忙”集团。鸣鸣很忙在现场披露:2024年,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共完成555亿零售额,规模较2023年翻了一倍多。截至2025年1月,鸣鸣很忙集团全国在营门店数超过1.5万家。
555亿的营收额在行业是什么水平?约是6个巅峰时期的良品铺子。
行业内不光良品铺子业绩不佳,近期踩中“小红书概念”的来伊份,在六连板后发布全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6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51%,如此看来也是“难兄难弟”了。
但与良品铺子、来伊份形成鲜明对比的三只松鼠,则是另一番景象。
1月21日,三只松鼠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营收在102亿~108亿元,同比增长43.4%~51.8%;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亿~4.2亿元,同比增长82%~91.1%。三只松鼠如期达成2024年“重回百亿”总目标。
今日资本似乎很早就嗅到了这个赛道的“火药味”,从2023年5月起,“达永有限”便开始多次减持良品铺子。截至2024年12月12日,“达永有限”持股比例已从最初的30.3%大幅下降至19.16%,累计减持11.14%。
2月11日,良品铺子再发公告称股东达永有限计划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自2024年起,除了业绩承压,良品铺子其它麻烦也接连不断,诸如频频被曝食品安全问题,面临股东不断减持离场,市场甚至一度将良品铺子当下的处境形容为“凛冬已至”。
那么,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良品铺子究竟能否穿越这场寒冬?
打假博主爆料,良品铺子硬刚
在2024年11月初,打假博主“松哥打虎”(简称“松哥”)和“赏金猎人灰烬”曾发布打假视频,视频指出良品铺子的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他们指出桂香坚果藕粉的配料表包含藕粉、冰糖等成分,但送检样品却检测出未配料表中提及的木薯成分,另外酸辣粉产品也并未检测到本应含有的红薯成分。
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在网络上引起激烈讨论。
11月18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正式回应,经核查,举报人提及的桂香坚果藕粉掺杂木薯以及酸辣粉不含红薯原料的指控均不成立,确认良品铺子及其供应商的产品在食品安全方面并无问题。
随后良品铺子官方表示,公司已全面收集相关证据,计划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举报人提起诉讼,追究其因不实举报而损害企业信誉的法律责任。
而“松哥”并未接受官方通报的结果,他公开了自己另行委托的检测报告,报告结果与官方通报的结论存在出入。“松哥”强调,送检的样品直接购自良品铺子官方旗舰店,未经过任何第三方渠道。
恰在此时,与“松哥”有过合作的主播“影子不会说谎”(简称“影子”)因非法牟利被警方逮捕。据警方通报,“影子”多次自编自导偷拍视频,并销售劣质防偷拍检测仪器。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舆论反转,从对食品安全的质疑急转至对打假博主行业的讨伐,与“影子”关系密切的“松哥”也因此陷入了信任危机,其涉及良品铺子的视频均遭下架。
不过,据知情人士称,“这次打假博主自己出了问题,该事情便没有了下文,否则还会有后续”。
实际上,这并不是良品铺子第一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早在2021年,就有网友在网络上爆料,称其从良品铺子官方旗舰店购买的低脂鸡胸肉肠内部小包装出现破损且发现蛆虫。针对此事,良品铺子称是由于包装破损导致,同时强调鸡胸肉肠产品本身经过检测均符合标准,欢迎有争议的消费者一同将问题产品再次送检。
值得一提的是,在配料表争议尚未平息之时,有网友注意到“松哥”大量采购良品铺子旗下“NFC100%椰子水”产品。与此同时,良品铺子在淘宝、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下架了该款椰子水,此举不禁加剧了市场的种种猜测与疑虑。
外树形象、内修真功,良品铺子需要“铆起”
1月16日,良品铺子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40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5000万~7000万元。
究其原因,良品铺子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因为坚持“降价不降质”方针,公司进一步在门店渠道对部分产品实施降价策略,并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尝试引入新品类。售价降低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则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了影响,进而波及净利润。
这一“降价不降质”方针,最早由良品铺子董事长杨银芬在2023年11月29日的内部公开信中首次提出。
杨银芬明确表示,公司将实施公司成立17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价格调整,涉及300多款热销及爆款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2%,最高降幅更是高达45%。这些降价产品主要集中在成本得到优化但品质不受影响,且复购率较高的零食上。
从2024年的各季度业绩来看,公司第一季度尚且能保持盈利,但第二和第三季度即陷入亏损。根据近期公布的全年亏损额推算,第四季度的亏损还在进一步扩大。此外,良品铺子的门店扩张步伐也明显放缓,近四年来年开店数量连年大幅下滑。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21年良品铺子新开门店数接近千家,而到了2024年则骤减至181家。截至2025年1月10日,良品铺子在营门店总数为2961家。
图片来源:窄门餐眼
以上种种也化作资本市场对公司的担忧。
作为上市企业,良品铺子在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后的次日,股价应声下跌6.17%,报收14.6元/股。截至2月18日收盘,良品铺子的股价为12.44元/股,跌幅5.76%,总市值为49.88亿元。
杨红春也好,杨银芬也罢。对于消费者、投资人、上下游供应商乃至良品铺子企业员工,大家期待的是能解决良品铺子当前问题的方案。
对外,良品铺子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对内,良品铺子或许还得刮骨疗毒。其实,刚刚缓过劲的三只松鼠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
外树形象,内修真功,良品铺子需要“铆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Assassin,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