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澳大利亚上市的达美乐宣布在全球关闭205家亏损门店。
2月28日,达美乐中国回应《第一财经》,这是达美乐海外单一市场有关的调整,与中国市场没有关系。
达美乐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荷兰、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过3800家门店。日本受此次关停影响最大,将于2025年年底前关闭172家门店,约占日本市场门店总数的20%。
达美乐总部位于美国,在海外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达美乐比萨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达势股份于2017年获得达美乐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权,其主要股东则为达美乐总部。
不同于在日本市场的窘境,达美乐在中国市场正处于上升期。根据2024年中期财报,达美乐中国上半年营收20.41亿元,同比增长48.3%,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截至2024年12月31日,达美乐中国在中国内地39个城市经营1008家门店,在达美乐国际市场门店数排名跃升至第三位,并计划2025和2026年每年新开300至350家门店。2025年1月,达美乐中国宣布,首次入驻沈阳、重庆、泰州等13个城市,并在新城共开设14家门店。
但是,达美乐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达美乐中国在2020-2022年分别亏损2.74亿元、4.71亿元和2.2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9亿元。
缓慢的本土化进程和即时配送的高成本限制了达美乐在中国的扩张节奏。从1996年进入中国开始,达美乐延续其主攻外卖的策略,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对于比萨的消费场景,在与比萨品牌必胜客的竞争中落于下风。近几年,有美团、饿了么等低成本配送模式,达美乐的高配送费使其销售更加难以为继。
2022年,达美乐开始加大对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开发力度。在财报中,达美乐将北京、上海之外的城市统称为新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新市场门店较2023年年底增加134家,新市场门店数占比提升至60.28%。凭借新市场营收的增加,2023年达美乐中国扭亏为盈,全年营收30.5亿元,同比增长51%,经调净利润87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达美乐在部分新进驻的城市里放弃了外卖服务。与此同时,通过不断为消费者推出优惠措施,加上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推广,达美乐在非一线城市掀起消费热潮。2024年12月14日,达美乐比萨“东北首店”沈阳铁西万象汇店开业,日销售额达52万元,打破全球纪录。
然而,达美乐依然在提供外卖服务的门店坚持“30分钟必达”“超时送券”,保持品牌服务宗旨,彰显品牌形象。
此次闭店是达美乐继2023年退出意大利、俄罗斯市场后对于全球市场的又一重大调整。有报道称,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2024年四季度加仓了2023年三季度新进的达美乐比萨,持股较三季度增加110万股,环比增幅86.49%。2024年10月17日,达势股份发布公告称,达美乐总部以场外大交易方式出售合计1000万股本公司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66%。此次减持将为达势股份提供流动性及扩大股东基础,不会阻碍达美乐与其未来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