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03月03日
奇瑞IPO迷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奇瑞汽车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引发市场对其股权结构的关注。通过多轮股权交易和“股东下沉”,奇瑞汽车最终呈现出“无实控人”的状态。青岛五道口曾参与奇瑞混改,后又迅速出售股份,实为“借股换产”,促成奇瑞汽车青岛基地落地。这一系列操作背后,是芜湖国资、青岛地方和奇瑞管理层之间的复杂博弈,最终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也扫清了奇瑞汽车上市的障碍,让管理层成为实际“当家人”。

🎯奇瑞汽车通过“股东下沉”操作,将控股股东奇瑞控股持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股东,使得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等成为直接股东,从而实现了“无实控人”的状态。

🤝青岛五道口参与奇瑞混改,并非长期持有股份,而是通过“借股换产”的方式,促成了奇瑞汽车青岛基地的落地,随后迅速出售股权。

🧩2019年的混改中,奇瑞控股明确要求投资方不得有除奇瑞之外的整车业务,这使得青岛五道口得以入局,既满足了奇瑞引入整车项目的需求,又避免了股权定价等棘手问题。

👨‍💼通过一系列操作,芜湖国资、青岛地方和奇瑞管理层实现了利益平衡,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也明显增加,最终使得管理层成为奇瑞汽车的实际“当家人”。

“蹉跎”多时,奇瑞汽车终于启动IPO,而它已无“实控人”。 

2月28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这家传统头部车企终于正式迈出上市第一步。 

详尽的申报材料勾勒了奇瑞汽车的完整轮廓,也为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奇瑞汽车究竟由谁掌控? 

5年前的混改为何引入名不见经传的青岛五道口? 

一系列频繁而又复杂的股权交易中,当地国资、管理团队及青岛五道口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种种迹象显示,奇瑞混改并非当年的“一蹴而就”,而是多轮“对弈”之后,用“股东下沉”一招为股权结构“定调”。 

而当股权有了“明确的说法”,奇瑞汽车终于叩门上市。 

临门前的“股东下沉”

那么,奇瑞汽车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实控人是谁? 

在赴港上市申报材料中,奇瑞汽车给出了最新答案:无单一一方能够控制公司。 

奇瑞汽车称,公司的控股股东奇瑞控股在2025年1月完成了“股东下沉”,即奇瑞控股将其持有的奇瑞汽车所有股份(占比约42.32%)按比例分配给股东。 

如此一来,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等奇瑞控股的股东,变为奇瑞汽车的股东,从间接持股变为了直接持股。 

原本的控股股东分了家,奇瑞汽车谁说了算? 

奇瑞汽车给出的回答是: “股东下沉”之前,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分别持有奇瑞控股29.47%、27.20%及21.16%的股权。由于持股比例差距不大,三方均无法控制奇瑞控股,奇瑞控股也就没有实控人。 

而且,上述三方甚至不会在奇瑞控股内部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向奇瑞汽车下达“指令”,而是均单独与奇瑞汽车沟通。 

可以理解为,之前奇瑞控股就没有实控人,现在“股东下沉”,奇瑞汽车也没有实控人。 

显然,主要股东“绕开”奇瑞控股直接对奇瑞汽车“发号施令”的做法,并不符合市场普遍认同的公司治理规范。 

但如今,“赶”在提交上市申请前完成“股东下沉”,彻底消除了奇瑞控股原本的公司治理问题,以及奇瑞汽车有控股股东却无法确认实际控制人的问题。 

如此操作之后,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分别持有奇瑞汽车21.17%、11.51%及16.83%的股权。 

这样的持股情况,与五年多前奇瑞控股、奇瑞汽车那场轰轰烈烈的混改印象并不一致。当初凭借参与奇瑞混改而一战成名的青岛五道口呢? 

青岛五道口的真实诉求

时间拨回到2019年12月4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彼时宣布,奇瑞控股、奇瑞汽车增资扩股项目顺利成交,青岛五道口成为二者的新股东。 

根据当初计划,青岛五道口在增资扩股全部交易完成后,能够对奇瑞控股、奇瑞汽车实现“双51%”的绝对控股。 

然而,天眼查信息显示,青岛五道口最终未能拿到奇瑞控股51%的股权,其最高持股比例定格在了46.7708%。 

尽管没能实现绝对控股,但根据公司法,青岛五道口依然能够对奇瑞控股、奇瑞汽车施加足够的影响力。 

彼时,青岛五道口的掌舵人周建民表示,“青岛五道口入股奇瑞后,秉承‘帮忙不添乱’的原则,继续推动奇瑞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增加资源资金的引入、加强资本运作、加快全国全球的布局,协助‘奇瑞2025战略’落地。” 

计划协助“奇瑞2025战略”的青岛五道口,却没有把全部持仓保留到2025年。 

早在2022年4月,青岛五道口就将所持大部分奇瑞控股股份出售。其将19.8788%的股份转让给立讯,又将12.1179%的股份转让给青岛鑫诚。 

此后,青岛五道口又连续转让股权,最终只保留了奇瑞控股5.28%股权、奇瑞汽车1.96%股权。 

豪掷超百亿元资金参与了一次超级混改,在明知奇瑞汽车有上市计划的情况下,却又很快出售了股份,青岛五道口折腾这一圈为了什么? 

青岛即墨区政府的一篇新闻稿给出了线索。 

新闻稿称,“奇瑞将在我区落户一家整车厂,今后青岛和奇瑞之间将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联系,青岛汽车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都会参与到这场合作中。” 

事后来看,双方很快推进了合作。 

根据公开报道,2022年4月,奇瑞汽车青岛基地乘用车项目涂装车间工艺设备进场安装。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车间主体已经完工。 

也就在这个月,青岛五道口就向立讯、青岛鑫诚等转让了股权。 

以此来看,青岛五道口与奇瑞完成了一次“借股换产”交易——青岛五道口出资参与混改,引得奇瑞汽车项目落地,但青岛五道口并无长期持股打算,项目落地后,迅速将股权出售。 

事后观察,青岛五道口的操作并无问题,但其在买入时如何预判,一旦青岛基地落地,可以迅速找到接盘方? 

一盘“大棋”?

观察从青岛五道口手中接过股权的各个股东,“熟悉的面孔”很难让人不怀疑其早有计划。 

例如,从青岛五道口手中接过奇瑞控股9.8167%股权的芜湖瑞博安(后更名为芜湖金斯曼),其有两名合伙人,分别是瑞创和睿安,穿透后是尹同跃领衔的员工持股平台。 

这时,再回看2019年的混改,彼时颇受争议的一则条款终于有了答案。 

一般而言,为了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引入持股比例较高的战略投资者时,往往更倾向于对方有产业链资源。 

奇瑞控股彼时却反其道而行之,明确要求投资方不得有除奇瑞之外的整车业务。 

在这种要求下,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股权,最终花落有意引入整车项目,却无意管理奇瑞汽车的青岛五道口。 

也正是由于青岛五道口的地方国资背景,使得奇瑞混改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如果该股权直接由瑞创拿下,仅股权定价一项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经过上述一番操作,芜湖国资依然持有奇瑞控股相当比例的股份,青岛当地获得了整车项目,管理层的持股也明显增加。 

这似乎是个“一石三鸟”的案例。 

只是,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挡在奇瑞汽车上市之路上——谁在通过奇瑞控股掌管奇瑞汽车。 

2025年1月完成的“股东下沉”,把这最后一个问题也解决了。 

从此,奇瑞汽车在没有实控人的情况下,已经带领企业走过20多年的管理层终于成为“当家人”。 

对于上述情况,记者试图联系奇瑞汽车,但其向港交所提交的申报材料中并无公司邮箱,申报材料披露的公司网站无法打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作者:赵新亮,编辑:小茉,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奇瑞汽车 IPO 股权结构 青岛五道口 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