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3月02日
167天的奇迹救援 发射失利的两颗中国探月卫星又活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3月,中国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DRO-A/B星,原计划进入月球远距离逆行轨道,但因火箭上面级故障导致卫星高度过低。任务团队历经167天不懈努力,通过五次轨道机动、五次轨道修正,以及三次地月引力助推,先将卫星送至远超地月距离的位置,最终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救援过程复杂,利用地月系统混沌动力学区域节省燃料,最大程度保留卫星寿命。此次救援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奇迹,展示了中国航天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不放弃的精神。

🚀DRO-A/B星原计划进入月球远距离逆行轨道(DRO),但因长征二号丙火箭上面级“远征一号S”出现故障,导致卫星飞行高度过低,面临任务失败的风险。

🛰️任务团队历时167天,通过五次轨道机动、五次轨道修正,以及三次借助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助推,成功将DRO-A/B星送入预定轨道,展现了中国航天非凡的控制能力。

🌌救援过程中,任务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地月系统周围的混沌动力学区域,有效节省了卫星燃料,延长了卫星的寿命,为后续任务的执行提供了保障。

📡DRO-A/B星成功进入轨道后,可与此前发射的DRO-L卫星进行通信,形成组网,为后续的科学探测和技术验证提供支持。

一般来说,卫星发射升空后如果遇到故障,想要救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却创造了一个奇迹!2024年3月13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了DRO-A星、DRO-B星,计划进入围绕月球的远距离逆行轨道(DRO),但是本应将卫星组合体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火箭上面级“远征一号S”出现故障,导致两颗卫星飞行高度过低。

资料图:长二丙发射

目前尚无关于这两颗卫星的具体资料,但考虑到火箭上面级运力有限,以及卫星的特殊用途,注定不会很大,燃料也会极为有限。

但是,任务团队并未放弃,通过长达167天的持续努力,借助极为复杂的五次轨道机动、五次轨道修正、三次借助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助推,首先将卫星送到远超过地月距离的位置,最终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救援任务的第一步是在近地点进行小推力的发动机点火,逐渐抬高远地点,而一旦远地点足够高,一次更大的点火操作,就能让卫星踏上前往月球的特殊转移轨道。

网上流传出一份疑似救援过程中的变轨示意图,极为复杂,仿佛在太空绘制了一幅如同花朵的巨型画作。

期间,任务团队采用了地月系统周围的混沌动力学区域,从而节省燃料,最大程度地保留卫星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1990年发射的“飞天”探测器也曾采用类似的方法获救,不过进入的是常规月球轨道,难度相对小很多。

根据美国太空军的遥感数据,DRO-A/B卫星目前轨道的远地点距离地球约为58万公里(远超地月平均距离38.5万公里),近地点约为29万公里。

在此之前,中国还发射了一颗DRO-L卫星,已成功进入近地轨道,DRO-A/B可与之通信。

对了,这已经不是中国第一次救援卫星了,但具体情况很少为外界所知。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卫星救援 长征二号丙火箭 地月转移轨道 混沌动力学 中国航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