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3月02日
牛肉价格跌破6年底线?牛肉自由的幸福日子会持续多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牛肉价格大幅下跌,甚至跌破六年来的最低点,引发广泛关注。国内牛肉市场受到国产牛肉供应过剩、进口牛肉量大以及消费不达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虽然消费者享受到了“牛肉自由”的幸福,但背后也暴露出中国牛肉养殖业的深层次问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进口量持续增长,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国内养殖户面临成本高企、收入微薄甚至亏损的困境,行业发展受到威胁。要实现牛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反思现有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

📉牛肉价格跌破六年新低,主因是国产与进口牛肉供应充足,以及春节前国内养殖端集中出栏,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牛肉进口量持续增长,大量低价进口牛肉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牛肉价格形成巨大冲击。

🚜国内牛肉养殖业面临挑战,成本高企导致养殖户收入微薄甚至亏损,同时大量能繁母牛被屠宰,影响行业繁育能力。

🌱 解决之道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经营模式,通过机械化大生产和科技应用,实现牛肉产业链的持续升级,提升养殖效率和肉质品质。

最近一段时间,说起吃肉来相信很多人都会很感慨,曾经昂贵的牛肉已经变得越来越亲民了,甚至有消息说牛肉价格已经跌破了6年底线,牛肉自由的幸福日子会持续多久?

一、牛肉价格跌破6年底线?

据红餐网的报道,2025年1月,国产牛肉均价58.50元/公斤,环比下跌-1.83元/公斤,同比下跌-11.65元/公斤,月内全国牛肉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在春节前期国产鲜牛肉供应过剩,加之海外进口牛肉量大,以及下游消费不达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牛肉价格持续刷新最低价,本期牛肉报价为近六年来最低报价。

主要原因是国产以及海外的牛肉均供应充足。一方面,海外产品的进口同比为上行趋势;另一方面,春节前国内养殖端集中出栏,多数养殖户落袋为安心理较强,出栏节奏相对较快,国产牛肉样本企业出栏量达67026头,环比增长11.73%。由此来看,国内的牛肉供大于求局面难改,或将进一步刺激牛肉价格下跌。

据钛媒体的报道,而在价格持续走低的另一面,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2024-2025年全球牛肉市场预测》报告,报告提到,预计中国2025年牛肉消费量将达到1158.7万吨,同比上年上涨0.26%;中国2025年牛肉产量将达到778.0万吨,同比上年下降0.26%;中国2025年的牛肉进口量进一步增长,保持全球排名第一,达到382.5万吨,较2024年的377.5万吨上涨1.32%。

持续的低价,让国产牛肉节节败退,而进口牛肉市场表现却持续向好。

二、牛肉自由的幸福日子会持续多久?

当前,牛肉价格已经跌破了 6 年底线,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牛肉价格的持续下降?这种让消费者有望实现 “牛肉自由” 的幸福日子又能持续多久呢?

首先,牛肉价格的持续下降实际上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主要归因于市场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和需求的相对刚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养殖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牛肉市场的总体供应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牛肉生产国,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等国家,通过改进饲养技术和扩大养殖规模,大幅提高了牛肉产量。此外,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减少,这些国家能够更便捷地将牛肉出口到世界各地,进一步增加了全球牛肉市场的供给。

与此同时,尽管牛肉作为高质量蛋白质来源的需求一直存在,但这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消费者对牛肉的基本需求不会发生太大波动。因此,当市场上牛肉供应量显著增加时,供需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价格的下滑。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大消费市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其次,牛肉价格下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牛肉的大量涌入。中国牛肉进口量在 2019 年至 2023 年期间增长了 65%,2024 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 2019 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我国进口牛肉主要来源于南美地区的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牛肉生产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其多为冷冻牛肉,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进口牛肉在价格上有着压倒性优势。大量低价进口牛肉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牛肉价格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国内牛肉价格不得不跟随下降。

第三,面对低价冲击,中国的牛肉养殖业正经历一段艰难时期。许多农牧民因为成本高企而收入微薄甚至亏损,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计,也威胁到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饲料成本上涨、劳动力短缺以及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等。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市场价格预测机制,很多养殖户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导致决策失误。牛肉价格的持续下跌不仅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整个牛肉产业的基础造成损害。由于价格下滑,大量能繁母牛被当作肉牛屠宰,导致行业繁育能力受损。肉牛生产周期长、繁殖效率低,一旦基础母牛产能大幅下滑,将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这不仅会影响国内牛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可能导致未来产能供给出现缺口。

第四,面对当前牛肉养殖所面临的困境,我们需要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经营模式,用机械化大生产来实现牛肉产业链的持续升级是关键所在。在西方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大规模机械化养殖已经相当成熟。通过规模化养殖,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例如,在饲料采购方面,大规模采购能够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在养殖设备投入上,大型设备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分摊到每头牛上的成本会降低。同时,机械化养殖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科技在牛肉养殖产业链中的应用也至关重要。从优良品种的培育到精细化饲料配方的研发,从先进疫病防控技术的应用到智能化养殖设备的推广,每一项技术突破都能提升肉牛的生长性能、繁殖效率和肉质品质。

因此,牛肉价格跌破六年底线虽带来了一段“牛肉自由”的美好时光,但也暴露出我国牛肉养殖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要想让这份幸福长久延续下去,就必须深刻反思现有模式的不足之处,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牛肉价格 牛肉进口 养殖业 产业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