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3月01日
被骗多年!医生:长期喝无糖饮料也会引发糖尿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长期饮用无糖饮料也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指出,无糖饮料中的某些成分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胰岛素“误判”。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功能受损会导致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进而引发糖尿病。此外,厦门大学的研究表明,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剂饮料都与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人工甜味剂的影响尤为显著。糖尿病前期的一些细微症状,如视力模糊、疲倦、口渴等,也应引起重视。

⚠️长期饮用无糖饮料可能干扰胰岛素功能,增加糖尿病风险。无糖饮料中的成分可能导致胰岛素“误判”,影响其降低血糖的正常功能。

🔬 厦门大学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剂饮料均与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人工甜味剂饮料的影响最大,提示其对呼吸系统的潜在危害。

🚨糖尿病前期的一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如轻微视力模糊、经常感到疲倦、嗜睡、凝血功能障碍、经常感到口渴、频繁小便、尿黏等。及早关注这些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

快科技3月1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长期喝无糖饮料也会引发糖尿病。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表示,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无糖饮料有很多成分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发生“误判”。

“如果一个人缺乏胰岛素,那么摄入的糖就会在血液里,无法进入细胞,作为能量被利用掉,最后只能从尿液中被排出。这种就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在被称为1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前期,人们可能会感受到一些细微变化,但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轻微的视力模糊、经常感到疲倦、嗜睡、凝血功能障碍、经常感到口渴、频繁小便、尿黏等。

2024年7月,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或增加患慢阻肺、哮喘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风险,其中人工甜味剂饮料的影响最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无糖饮料 糖尿病 胰岛素 人工甜味剂 呼吸系统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