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2月28日
从资本宠儿到破发困境,奥浦迈并购前遭股东减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奥浦迈,作为“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上市后遭遇生物医药行业寒冬,业绩下滑,股价跌破发行价。为打破增长瓶颈,公司拟收购临床前CRO企业澎立生物,构建一站式服务。然而,澎立生物自身业绩也受行业影响,收入和利润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公司股东却在并购消息前后减持股份,引发市场对奥浦迈资金使用效率和未来发展的担忧。尽管管理层增持股份以提振信心,但市场对此次并购反应冷淡,奥浦迈的破局之路充满挑战。

📉上市遇冷:奥浦迈上市后,生物医药行业遇冷,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募投CDMO平台利用率不足,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加剧了业绩颓势。

🤝并购求变:为突破增长瓶颈,奥浦迈选择并购专注临床前CRO的澎立生物,意图打造“药物发现-工艺开发-商业化生产”一站式服务,实现产业链闭环。

💰股东减持:面对公司股价低迷,首发股东如上海磐信等纷纷减持股份,套现离场,反映了对奥浦迈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

💪管理层增持:为提振市场信心,奥浦迈实控人及高管增持公司股份,并承诺增持金额不低于600万元,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近日,奥浦迈(688293.SH)公司与股东之间出现了割裂。

一方面,公司拟收购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澎立生物”),通过汲取标的公司优秀的运营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突显公司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公司股东上海磐信、华杰投资却在并购消息发出前后,毫不犹豫减持了公司股份。

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割裂,也反应了奥浦迈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作为“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奥浦迈自上市之后就备受市场追捧,但在募投产能建设完成后,生物医药行业却遇冷,公司利润增长乏力。未能兑现预期的奥浦迈,公司股价自首发后持续下跌,目前已跌破发行价。

而拟收购标的澎立生物,专注于临床前CRO,同为海通证券保荐,但其IPO命运却不同,IPO折戟后只能被迫“卖身”。在行业遇冷的市场中,2024年前11个月,澎立生物的收入仅为2023年的88%,净利润为2023年的62%。

奥浦迈与澎立生物的联合,又能否撑起破发的股价呢?

风光只在一瞬间

2013年成立的奥浦迈,凭借国产替代风口,在2022年以“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身份登陆科创板,发行价80.2元/股,超募资金达10亿元,市值一度突破百亿,成为资本市场当之无愧的宠儿。

然而奥浦迈的风光并未持续多久,上市之后,生物医药行业遇冷,公司收入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2022年到2024前三季度奥浦迈营收分别为2.94亿元、2.43亿元、2.16亿元,净利润则从1.05亿元骤降至2033万元(前三季度)。

曾受资本追捧,超募大额资金的奥浦迈,其募资建设的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陷入“投产即亏损”困境。2024年因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不得不计提1000万元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叠加失去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685万元税费冲击,成为2024年公司利润大幅下跌的直接推手。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在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的情况下,奥浦迈的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却分别出现了62.37%与83.33%左右的下降。

面对增长瓶颈,奥浦迈选择以并购破局。标的澎立生物曾冲刺科创板,保荐机构同为海通证券,不过澎立生物IPO的命运却大不相同,申报后不久就撤回了材料。公告显示,澎立生物专注临床前CRO,能与奥浦迈的培养基、CDMO形成产业链闭环,因此此次并购可以打造“药物发现-工艺开发-商业化生产”一站式服务。

对澎立生物股东来说,包括红杉、高瓴等31家机构,在IPO无望下,并购已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退出渠道之一。不过,在生物医药行业遇冷情况下,2024年前11个月,澎立生物的收入仅为2023年的88%,净利润为2023年的62%。在药明康德(603259.SH)、康龙化成(300759)等巨头挤压下,“小体量联合”又能否突破重围呢?

半路下车不犹豫

作为“细胞培养基CDMO第一股”,在海通证券保荐下,上市时,奥浦迈风光无限。IPO中,奥浦迈拟募资5.03亿元,但最终公司以80.2元/股发行时,奥浦迈的募资净额已高达15.11亿元,超募了10亿元。

奥浦迈IPO募集的16.4亿元资金中,扣除发行费用后,其中的6.5亿元用于CDMO平台建设,但2024年该平台因订单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不高,直接造成了千万级的资产减值损失。与此同时,公司却将资金用于分红回购——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24亿元、回购5099万元。这种“一边扩产失利,一边输血股东”的操作,引发了市场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

而以高价发行的奥浦迈,上市后不久股价就开始走低。虽然2023年,奥浦迈进行了高送转,每10股派4股,但截至日前,公司的股价仅在41元/股附近,已低于发行价。东方财富客户端显示,2022年9月2日至今,奥浦迈的股价(前复权)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

在公司股价低迷的情况下,达晨创联、华杰投资、上海磐信等首发股东却争相减持奥浦迈的股份。2024年11月26日到2025年2月22日期间,上海磐信就减持了奥浦迈2.63%的股份,减持总金额高达1.15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当然,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奥浦迈的管理层也做出了诸多努力。2024年1月开始,实控人肖志华先生及高管倪亮萍女士就增持了公司的股份,并承诺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600万元,截至日前,他们已增持了500多万元的股份,达成增持计划的84.31%。

针对公司股价低迷的情况,奥浦迈对《投资者网》表示,公司自上市以来始终重视市值管理,目前,公司已通过分红、股份回购、股份增持等多种方式来提振投资者信心;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主业,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产品竞争力,以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奥浦迈与澎立生物的并购虽被寄望于通过业务协同和国际化资源整合实现破局,但市场对这场并购冷淡的反应已折射出行业寒冬的残酷现实;同时,并购也未能扭转股东减持的决心。奥浦迈对澎立生物的并购究竟是抱团突围的起点,还是资本退潮下的无奈求生,仍需时间验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者网”,作者:吴微,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奥浦迈 澎立生物 生物医药 并购 股东减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