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展望: 周四,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低开0.05%,深成指高开0.13%,创业板指高开0.01%。随后指数走弱,创业板指一度下挫跌逾1%。截至午盘收盘,三大指数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盘面上,大消费股逆势活跃,旅游、白酒、食品等方向领涨;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活跃;海南本地股震荡走强。午后,指数探底回升,沪指率先拉升翻红,创业板指、深成指跌幅均大幅收窄,最终三大指数仅沪指收红。总体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纺织服饰和轻工制造等行业表现靠前;通信、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和环保等行业表现靠后。概念指数方面,免税店、海南自贸区、乳业、社区团购和人造肉等板块表现靠前;铜缆高速连接、国资云、MLOps概念、ERP概念和液冷服务器等板块表现靠后。 值得关注的是,大消费股周四逆势走强。消息面上,近日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等五大行动深入开展。 周四,市场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探底回升。从资金面来看,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62亿,市场交投情绪活跃。从技术分析角度看,沪指突破5日均线,技术形态上依旧维持着震荡向上的反弹结构。从当前市场表现看,近期机器人、AI等科技主线持续领涨市场,前期强势题材股呈现高位震荡格局。尽管指数短期经历整理格局,但结构性修复中仍展现出韧性特征。当前正值两会政策窗口前夕,叠加经济数据与业绩披露的空窗期,市场对宏观政策及产业扶持的博弈升温,增量资金向高弹性品种倾斜,具备题材催化的小盘风格较蓝筹股超额收益显著。技术面显示,科技细分赛道已开启分化轮动,建议采用"高景气科技+防御性红利"的杠铃策略布局两会前窗口期。随着年报披露季来临,业绩兑现能力将成为估值锚点,需警惕亏损股、退市风险股。板块选择方面,建议重点关注TMT、机械设备、消费、金融等板块。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全球主要经济体超预期延长加息周期,高利率环境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压缩国内资金面;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