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2月27日
新中国各时代彩礼标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回顾了上世纪50年代至今彩礼的变化,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变迁。从最初的生活必需品,如衣料、被褥、农具,到后来的“三转一响”、“四大件”,再到如今的房子、车子、工作、存款,彩礼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也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从追求实用到追求品质,再到如今的“四有青年”,彩礼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彩礼流行“三转一响”,即永久牌或飞鸽牌自行车、华南牌或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这些物品在当时属于凭票供应的紧俏商品,拥有它们象征着家庭的富裕程度。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四大件”成为彩礼标配,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或录音机。后期更升级为“一彩三双”,即彩色电视机、双卡收录机、双缸洗衣机和双门冰箱。此外,“三十六条腿”的家具也成为必备,包括大床、衣柜、五斗柜、梳妆柜、沙发、饭桌和四张椅子。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彩礼的重心转移到新“四大件”:房子、车子、工作、存款。这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也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

🌟新世纪的标准是成为“四有青年”:有钱、有貌、有闲、有情趣。这不仅是对物质的追求,更是对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    嫁妆和彩礼除了烟、酒、茶、糖,不外是生活或生产必需品,如衣料、被褥、糖食、农具之类。

    ●上世纪60年代中~70年代中    彩礼是,亲戚朋友的礼品大多是暖壶、脸盆、枕巾、床单、被面、茶盘、茶杯之类的生活用品,一个暖壶或茶盘写十几个人的名字。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    “三转一响”:永久牌或飞鸽牌自行车、华南牌或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当时这些东西都要凭票供应,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到后来,这“三转一响”还“带咔嚓”了——多了一个照相机。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    “四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或录音机(有些地方要的是摩托车)。    这一时段后期的“四大件”是“一彩三双”版:即彩色电视机、双卡收录机、双缸洗衣机和双门冰箱。    除此之外,还要“三十六条腿”,就是九件有腿的家具,一般来说包括大床、衣柜、五斗柜、梳妆柜、沙发、饭桌还有四张椅子。

    ●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    新“四大件”:房子、车子、工作、存款。

    ●新世纪标准    “四有青年”:有钱、有貌、有闲、有情趣。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彩礼 时代变迁 社会经济 生活水平 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