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2月27日
什么是“女性向”内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这篇文章探讨了“女性向”内容的定义,指出除了女性健康、女性主义和女性学之外,其他话题不应被刻意性别化。作者认为,将职场进阶、沟通交流、亲密关系等话题贴上“女性向”标签,反而会加深刻板印象,强化性别界限。文章呼吁在不涉及生理区别和社会性别压迫的情况下,所有话题都应去性别化,让职场经验、沟通原则和爱的责任成为所有人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而减少性别刻板印象,最终淡忘不必要的性别区分。

🩺女性健康领域因传统观念和社会认知不足而长期被忽视,女性羞于谈论自身生理体验,疾病诊断也主要基于男性症状,对女性独特症状了解不足,因此,女性健康天然就是重要的女性向话题。

✊女性主义和平权议题不应被简单地归为“女性向”,尽管女性在此类讨论中诉求更直接迫切,但平权并非女性专属,男性同样受阶级压迫与父权制影响,因此,女性主义勉强可算作“0.5女性向”。

📚女性学,即女性对自身身份、历史和社会角色的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可以被认为是女性更关注的领域,因此也可算作“0.5女性向”。

🙅刻意将职场进阶、沟通技巧等话题划为“女性向”容易强化性别刻板印象。例如,强调“女性在职场应该如何提升能力”或“女性应该怎么沟通”,无意中暗示了男女在职场和沟通上的差异,加剧了性别界限。

作为一个女性受众占比很高的博主,我经常被问:什么是“女性向”内容?什么话题更“适合女性”?

我其实一直很想说:去性别化地讲就好。

女性,既是一种生理性别,也是一种社会性别。

从生理性别的角度来看,女性健康是非常被忽视的领域。一方面,女性羞于开口谈乳房、Yd、白带、瘙痒、x体验等等,对很多生理体验都只能自己瞎摸索;另一方面,目前疾病诊断主要是基于男性症状,对女性独特的症状了解严重不足。更不要说,生育过程前后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也非常欠宣传和研究了。

所以,女性健康,天然就是女性向话题。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女性主义确实是女性更关心的话题,但它不应该被贴上“女性向”的标签——因为平权不是女性的专属议题,男性同样受制于阶级压迫与父权制的影响。但话说回来,在这场讨论中,女性的诉求更直接、更迫切,因此它勉强算“0.5女性向”。

同理,女性学,即女性自身对女性身份、历史、社会角色的研究,也是女性更关注的领域,也可以算 0.5 女性向。

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也就是说,只有女性健康、女性主义、女性学这三大类话题,能算得上是女性向话题。其他话题都不该被刻意性别化,否则就是在加深刻板印象。

比如:女性职场进阶。如果讨论的是女性主义框架下的职场困境、母职惩罚,那它确实属于女性向。但如果侧重点在“女性在职场应该如何提升能力”、“女性的职场路径”、“女性在职场应该如何如何”—— 本意可能确实是想支持鼓励女性的话题——就非常容易透露出“女性在职场天生跟男性不同”的潜台词,反而强化了性别界限。

同样的,讲沟通的话题,如果是讨论如何移除额外加诸在女性身上的沟通规范,比如“要问头”、“要照顾别人的面子”,那是女性向的。但如果只是“女性应该怎么沟通”、“女性要注意哪些问题”,就容易落入刻板印象的陷阱。

我个人是希望,除了生理区别,社会性别压迫除了社会性别加诸在两性身上的一些刻板印象枷锁和不公,任何其他话题,都不要区分性别。职场进阶,就是男女都应该学习这些经验,做这些功课和训练;沟通交流,就是男女都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给出理解和尊重;亲密关系,就是男女都应该学习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会让人真正忘记性别,才能减少性别刻板印象。

我始终认为,除生理区别、社会性别压迫外,其他话题都不应该被性别区分。从职场进阶到沟通交流,从亲密关系到如何爱自己,这些都应该成为所有人都要遵循的通用原则,要学习的通用经验,要相互协商分担的共同责任,不应该区分成两条分支。

这几年女性主义浪潮崛起,她经济也越发受到重视,女性话题在各种媒介上的占比越来越高,这是非常棒的。但如果出于特别服务女性的心理,却无意中将本不应划分性别的内容,套上“女性向”的标签,那就是好心办坏事,反而是在逆浪潮而行,越发回去了哟。

我小时候是听童话长大的。那时的我听完故事,从来没有留下“小美人鱼是女的”、“是快乐王子而不是公主”的印象,只会记住小美人鱼的善良,快乐王子的大爱。同样的,当我们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的时候,我们会注意到性别吗?

我们真正要推动的,是让“性别”在不必要的场合中,被逐渐淡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挣脱性别的束缚,真正看清每一个人的独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女性向内容 性别刻板印象 去性别化 女性主义 平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