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I 02月27日
信息爆炸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如何避免在信息爆炸时代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地球 Online 的 NPC”。文章指出,人脑如同一个不断更新的大模型,通过积累知识、调整信念和整合情境来进化。然而,过量的浅层信息输入会导致思维钝化,失去独特性。文章强调,人的局限性正是其独特性所在,应以贝叶斯思维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并结合自身先验信念进行深度思考和实践内化,从而训练出独特的“模型参数”,在新的一年里,成为独一无二的、不断进化的大模型。

🧠人脑模型:人脑如同一个不断更新的大模型,通过积累知识、调整信念和整合情境来进化,我们应有意识地选择、修正、迭代自己,避免成为雷同的低效模型。

📚深度思考与实践内化:要让外部信息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部分,需要经历深度思考和实践内化两个关键的转化,通过深度思考关联已有认知、评估信念影响、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行动决策。

🎯以终为始,定义幸福:以先验信念为基石,以深度思考与实践内化为路径,在选择、思考与行动中,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探索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轨迹。

我们一直以来,都试图从人脑的运作机制中汲取灵感,来研发比肩人类智能的 AI。 

但或许也可以反过来启发自己的思考、决策模式。 

一、人脑亦是大模型

从表象上来看,人脑何尝不是一种精妙复杂的“大模型”? 

每个人就像是经过不同信息训练的,拥有独特模型参数的大模型。 

面对外界输入时,我们结合系统提示词,和多维度的上下文,作出符合个人特性的概率响应。 

这个“人类模型”并非一成不变。自降生之日起,我们便持续进行着“模型更新”: 

    模型参数的积累与重构:通过持续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我们不断吸收外界信息,实践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构成了独特的“模型参数”。

    系统提示词的动态调整:人的信念与追求会随着人生阶段变化而更新。如同不断进化的“系统提示词”,实时引导着我们的注意力分配和决策方向。

    上下文的实时整合:环境刺激、瞬时情绪、近期经历和被选择性召回的记忆,使得长期积累的知识与当下情境动态融合,让我们得以触发独特的思考和行为响应。

这三重更新机制,赋予我们独特且无限进化的智能基础。 

让我们不断更新自我、适应世界变化,并基于个人特质,创造性地作出人生选择与行动。 

二、趋同的浅层输入与思维钝化

过量的浅层输入,正在使我们失去自己的独特创造力。 

牛津大学出版社公布了 2024 年度词汇“brain rot”,直译为“脑腐”,特指过量摄入低质量信息,导致一个人的精神或智力状态逐渐恶化。 

2024 年 10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中国居民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已高达 5 小时 37 分钟。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2024》,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 435 分钟,其中短视频使用时长更是高达 151 分钟。 

这看似是信息输入剧增的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效率,实际上我们却被趋同的、无关的外界信息所裹挟。 

它们看似丰富,却大多是经过算法筛选、刻意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短平快”消费品。 

试想,推荐流中的“XXX 绝了”、“ 我要吹爆 XXX”,和你的短期目标/人生追求的有多大关联? 

这些被快速消费的信息,又有多少被深入思考,转化为探索世界的有效决策? 

人的一天 24 小时,除去生理活动,剩余时间大多被重复性工作和推荐算法带来的浅层输入占据。 

它们如温水煮青蛙一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于被动接收信息,失去了主动思考和实践内化的能力。 

甚至面对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往往也只是匆匆浏览,不做深入的思考转化,过量输入反而造成了信息负载。 

长此以往,我们陷入在趋同的浅层输入和信息负载的恶性循环中,逐渐被训练为一个个雷同的低效模型,失去自我独特性和思考活力,退化为“地球 Online 的 NPC”。 

三、人的局限性,正是人的独特性

不用追求接收所有看似有用的信息,人的局限性正是人的独特性所在。 

贝叶斯思维的目标在于,“在不完整信息的情况下,作出更好的决策”。 

它承认了我们大脑的局限性——人脑并非无所不能,不可能关注所有的输入,也无法避免认知偏差。 

面对无限的外部信息,我们必须作出选择,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与我相关的事情上。这不仅是选择“不看什么”,更是选择“要思考什么”和“要做什么”。 

人非“白纸”,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先验信念”——即我们过往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和目标追求。 

它们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影响着我们对新信息的选择和解读。 

基于当下自我认知的 “短期目标” 和 “人生追求”,我们有意或无意地以先验信念驱动决策,以自身行动收集信息反馈,不断修正“系统提示”,更新我们的“模型参数”。 

我们正是在这种不断地选择、迭代、修正中,定义着自己的目标和幸福追求,勾勒出独特的人生轨迹。 

“没有大的追求,每天到点下班逗猫看剧”,也是一种个人选择。是否正确和收入、社会价值无关,而在于这个结论是否为自己有意识地验证所得。 

同时,每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我们也无法评价他人的选择,只能提供些许视角供其自由参考。 

而正是这无数个体的独特选择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图景。 

当个体的选择在社会中相互碰撞,那些最具社会价值的选择便会被群体共识、放大,最终凝结为推动人类文明向前的力量。 

四、以思考与实践,训练自身独特的参数

独特性需要通过深度思考与实践,才能被真正地训练出来。 

语言作为人类的符号系统,让我们得以传递知识和经验。 

但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传递的始终是经过压缩的信息,是对原始体验的简化与抽象。 

当我们通过文章、播客、视频获取他人经验时,其实接收的只是经过语言符号编码的“知识片段”。要让这些外部信息真正内化为我们的一部分,需要经历两个关键的转化:深度思考和实践内化。 

深度思考,是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先验信念进行深度处理的过程,而非简单的理解。 它包括: 

    关联已有认知:思考它与我们已有认知的关联与冲突,找出差异与矛盾。

    评估信念影响:探索它对个人目标和价值观的影响,明确前进的方向。

    行动决策:将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决策方向,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

而实践内化,则能提供无损的上下文情境体验,以“行”见“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执行,更在于: 

    获取原生体悟:不仅包含语言可表达的显性知识,更包含难以言传的潜性感知。

    即时的多维反馈:在行动中及时获得的立体反馈,能够让我们细致地微调方向。

    更新自我信念:成功带来自信、失败产生谨慎,在真实体验后方能树立坚定的自我信念。

正所谓“不碰南墙不回头”,“实践出真知”。 

正是在这种完整的体验中,外界的信息才能真正地训练为我们的“模型参数”。 

这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而是通过亲身经历,将信息与个人特质、情感、目标相融合,最终完成独特的自我更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相同的信息输入,会在不同个体中产生迥异的理解与成长。 

五、新的一年,愿你成为独一无二的大模型

我们并非要彻底摆脱内容消费,也无需苛求自己时刻保持深度思考与实践转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只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够有意识地选择、修正、迭代自己。  

不妨尝试一些微小的改变: 

    从选择开始:有意识地根据当下追求,筛选真正重要的信息输入。

    从思考深入:在刷到感兴趣的内容时,停下来多想三分钟。

    从行动出发:遇到触动内心的想法,尝试付诸一次行动。

愿你以先验信念为基石,以深度思考与实践内化为路径,在选择、思考与行动中,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探索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轨迹。 

愿你,在新的一年,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不断进化的大模型。 

补充信息: 

迎合大众消费口味的“短平快”消费品:

中国职业主播数量已超 1508 万人,短视频用户账号总数更是达到了 15.5 亿个。历史上从未有如此多的人能够平等地利用媒介传播自己的作品。这表面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表达自由,但实际上,这种“自由”却被流量和算法所裹挟。 

为了追逐流量,生产端(作者)和分发端(平台算法)无不追寻着“流量密码”,反复包装短平快、迎合大众消费口味的言论、新闻、视频。 

而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年代,只有少数“精英”的见解才能被以“书、报”的形式记录和传播。而当每个人都有权成为信息的生产者时,有着独特个人视角的信息却被淹没在争抢流量的同质化内容中。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脑腐 深度思考 实践内化 贝叶斯思维 模型参数
相关文章
本周看的最有触动的一段话: ----------- 他们打游戏,手机上穷聊,读胡编乱造的网络小说,那些山寨电视节目,一点经典的营养都吸收不进去,一分钟都专注不起来...
高学历和低学历最大的区别在于思考方式。 在公司上班,后边工位是一个有强烈自由意志的销售,他很喜欢谈思想的封建,接触过的985有多傻等等,他学历不高,很小就...
注意到了,我认识的厉害的人都极其擅长阅读、深度思考、写作表达。三者缺一不可。 有大量的高质量信息素材,比如经典书籍、互联网沉淀的博客、或者经得住时间考...
怎样提问才能让对方敞开心扉
;; 作者:李继刚 ;; 版本: 0.6 ;; 模型: claude sonnet ;; 用途: 多角度深度理解一个概念 (defun 哲学家 (用户输入) "主函数: 模拟深度思考的哲学家,对用户输入...
Pixtral 12B 发布:Mistral 首款多模态 AI 模型,120 亿参数、24GB 大小
;; 作者: 李继刚 ;; 版本: 0.1 ;; 模型: Claude Sonnet ;; 用途: 这次正经地深入思考一个概念 ;; 设定如下内容为你的 *System Prompt* (defun 沉思者 () "你是一...
基于低秩随机过程理论的复杂系统降维重构 |周四直播·复杂系统自动建模读书会第二季
中信建投:OpenAI o1逻辑能力显著提升,推理侧算力消耗大幅增加
最近和别人交流,往往两三个小时的聊天里能有一两句话给自己启发就很不错了,大多数其实毫无收获。聊的人一旦多了就会听到很多类似的口水式的观点,偶尔少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