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俄罗斯,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国际组织中频频被“排挤”,干脆一怒之下宣布退出世贸组织(WT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俄罗斯觉得这些组织已经成了西方的“反俄工具”,与其被“踢出群”,不如自己主动“退群”。
美国也不甘示弱,特朗普一上台就开启了“退群”模式,先是退出《巴黎协定》,后来又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这一波操作,直接引发了阿根廷和以色列的跟风。阿根廷总统米莱觉得世卫组织“管得太宽”,干脆退出;以色列则因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偏袒巴勒斯坦”,也宣布不玩了。
这一连串的“退群”行动,不仅让国际组织“元气大伤”,也让全球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欧洲议会的议员们直接批评美国“不负责任”,认为这种“退群”行为会让世界更加不安定。
其实,“退群”背后反映的是国际治理体系的脆弱性。一些国家觉得国际组织“不公平”或“不符合自身利益”,干脆选择“单干”。但这种做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国际组织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协调各国利益、推动全球合作。如果大家都“退群”,那全球性问题谁来管?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贸易争端,这些可不是一个国家能搞定的。
总之,这场“退群”潮虽然看起来热闹,但背后隐藏的是国际社会的分裂和对抗。各国应该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如何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退群”。毕竟,世界是一个整体,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