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格尔木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总规模192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85%,采用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规划。项目建成后,每年将通过“青桂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相当于广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4%,有效缓解广西电力供需矛盾。该项目还将推进多项重点研究课题,实现“光伏+”“数智+”在基地的创新示范应用,并通过“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治沙、改善生态、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多重效益。
💰总投资800亿元,规模达1924万千瓦的青海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全国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该项目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85%,采用风光火储一体化规划,建成后每年可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显著缓解广西的电力供应压力。
🌱项目创新采用“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相结合,旨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科技日报格尔木2月26日电 (记者张蕴)26日,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工。
该项目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00亿元,建设总规模1924万千瓦,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规划,新能源装机占比85%。该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通过全国首条跨省跨经营区的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桂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向广西输送约36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这相当于广西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4%,将有效缓解广西电力供需矛盾。
同时,该项目建设方将系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集成设计及运行技术示范试验”“数智化风光电站系统研究与应用”等多项重点研究课题,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实现“光伏+”“数智+”在基地的创新示范应用,深度拓展电力技术创新实践。
此外,通过实施“光伏+生态治理”的治沙融合开发模式,该项目将有效治理沙漠、改善生态、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实现光伏发电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