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2月27日
[要 闻] 别用手机AI推荐的药方去抓药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2年的常规提法经报道发酵,成医疗AI的“信誉危机”。DeepSeek虽降低使用门槛,但暴露AI“幻觉”缺陷,舆论焦点转向智慧治疗安全性。医疗质量安全是“生命线”,新技术应用需多环节保障,医疗AI进医院前需专业“调教”。

🎯互联网医疗严禁使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处方是一贯原则

🔥DeepSeek降低使用门槛但存在AI“幻觉”缺陷

💪医疗质量安全是卫生健康领域“生命线”,新技术应用需多环节保障

🧐医疗AI进医院前需专业“调教”,与手机应用不同

【短评】

◎张佳星

    一条2022年就出现在互联网医疗诊疗监管文件中的常规提法,经报道发酵后,竟成了医疗AI的一次“信誉危机”。

    自互联网医疗诞生以来,“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的原则在医疗界便是一以贯之的。无论生成处方还是问诊,不管多聪明的机器人都难以胜任。这句一直推行的“铁律”,为什么在当下却触发了舆论热点?

    DeepSeek今年春节大火,它的低成本、开源真正降低了使用门槛,人工智能的测试人人可做,它的“聪慧”有目共睹,提及它的能力评价似乎人人都有了发言权。但顺着“严禁自动生成处方”的线索,人们发现了AI“幻觉”这个缺陷。舆论焦点从关注“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为的本意——监管线上诊疗的“懒惰”行为,转向探讨智慧治疗的安全性问题。这符合人们对新事物认知的规律,反映了当前我国AI+已经深入百姓生活,而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也将进一步催生技术创新。

    一直以来,医疗质量安全一直是卫生健康领域的“生命线”。在新技术应用层面,相关工作需通过充分讨论、科学研判、试点推进、制度保障等步骤后才能开展;在具体的医疗系统临床应用前,也涉及项目立项、开展研究、临床验证、许可使用、示范应用等诸多环节,以确保新技术、新系统的应用能够安全、有效、成本可控,从而担负起照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

    具体到医疗AI,它在进入医院为诊疗服务“出谋划策”前,已经经过了专业的“调教”和“历练”。别看它和你手机里的应用可能都叫一个名字,却是不一样的。正式用于医院的医疗大模型,通常涉及医疗数据分析、影像识别、辅助诊断等功能,这类应用需要符合医疗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人们手机里的大模型应用则更注重用户体验和便捷性,可成为日常生活中如语音识别、日程管理、信息查询等智能助手。

    所以,千万不要再带着手机里AI推荐的药方去抓药了!它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处方权,吃出问题来,它可不负责。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医疗 AI 信誉危机 智慧治疗 医疗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