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0日,欧盟委员会作出了一项批准:从今年2月10日起,允许将经过紫外线处理的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粉末——也就是面包虫粉末——作为一种新型食品投放市场。要不是特朗普上任占据了全世界新闻的头版头条,估计这件事早就让人们吵得不可开交了。早在2020年,欧洲消费者组织(BEUC)在11个欧盟国家进行的调查就显示,面对是否愿意用昆虫替代肉类的问题,只有10.3%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愿意,与之对应的是12.9%的不确定和76.8%的明确反对。 在欧盟看来,面包虫是一种新型食品。根据欧盟的定义,所有在1997年5月15日之前,没有在欧盟被大量消费的食物都应该算作新型食品。新型植物蛋白(人造肉)、一些藻类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传统食品等,以及此次批准的面包虫,都属于新型食品。根据欧盟规定,含有新型食品的食物必须在包装上标明,并且,如果一种新型食品的出现是为了替代另一种食品(比如用人造肉替换传统肉类),那么在营养上,至少不能输给被替代的食品。 所以就算民众反对,面包虫作为一种新型食品能通过欧盟的批准,就说明它在营养上不存在问题,并且一定有其他的优点。其实正是因为面包虫在产生优质蛋白这件事上,成本足够低,且非常环保,才让它成为科学家和食品公司的新宠。 传统畜牧业每产出1千克牛肉,大约需要消耗1.5万升水和8千克饲料。但对于同等重量的昆虫,只需要4000升水和2千克的饲料。并且,在同等条件下,昆虫蛋白质含量比牛肉还高——是的,你小时候看的贝爷荒野求生真的没骗你,大多数昆虫的蛋白质含量确实要比牛肉多不少,尤其是昆虫幼虫。如果考虑到温室气体排放,那就更不得了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反刍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温室效应又是二氧化碳的23倍。可以说,地球上牲畜导致的温室效应,比所有汽车加起来还要多。相比之下,昆虫养殖产生的温室气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欧洲人的天塌了:欧盟批准将虫子粉末放入面包、果酱等食品中,最高含量可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