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2月26日
[要 闻] 织密一张网 “绿”动一座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江苏苏州正积极推动智能微电网建设,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技术,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方便百姓日常出行。龙腾特钢集团通过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微电网示范项目,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自给自足,每年光伏及储能可创造收益超千万元。同时,苏州还在产业园试点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全电共享”电动自行车安全智慧集中充电点,解决充电难题,推广安全充电新模式。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龙腾特钢集团通过建设6.8万块光伏板拼接而成的穹顶分布式光伏,每年发电2900万度,满足船舶用电需求,并建成包含光伏、储能、换电重卡以及码头岸电等在内的现代化钢厂用能微电网系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苏州相城区望亭镇华阳村荣大产业园试点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全电共享”电动自行车安全智慧集中充电点,拥有100个停车位和48套交直流充电桩,光伏系统年发电2万余度,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并配备储能系统实现光储充一体化运营。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在集中充电点搭建数字孪生平台,接入充电桩、充电柜和储能系统平台,实现远程监控,紧急情况下可远程执行安全控制指令,实现防患于未“燃”,保障充电安全。

——江苏苏州积极推动智能微电网建设

【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行动】

◎本报记者 孙 瑜

    “春节期间,企业通过微电网填谷负荷超过10万千瓦,深谷用电量达254.38万千瓦时,节省电费超百万元。”江苏龙腾特钢集团外协办主任袁燕近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智能微电网,该企业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自给自足。

    智能微电网是一种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其与风光发电系统耦合,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1月,我国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明确鼓励发展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2024年,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先行探索,因地制宜打造了16个覆盖智能制造、车网互动、建筑能效管理等类型的智能微电网项目。记者来到苏州后,沉浸式感受到光伏建筑一体化、电动自行车充电点等智能微电网展现的绿色低碳新活力。

    绿色能源让企业降本增效

    从高空俯瞰龙腾特钢集团的顶部,大片整齐铺设的光伏板宛如巨大的玻璃海洋,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在货船装卸码头边,一排排岸电设备静静矗立。在龙腾特钢集团微电网可视化平台上,光伏发电量、储能系统状态、用电负荷曲线等数据正实时跳动。

    龙腾特钢集团是一家从事炼铁、炼钢、发电、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钢铁企业,年用电量在当地位居前列。为提升电力的高效利用、可靠供应和经济运行,该企业打造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微电网示范项目。

    “我们建设了由6.8万块光伏板拼接而成,面积达17.5万平方米的穹顶分布式光伏。这些光伏板每年能发电2900万度。”袁燕介绍,龙腾特钢集团每天约有20艘船舶进出,全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而这些船舶的用电需求全部由光伏发电满足。

    目前,企业内部已建成包含4.99万千瓦光伏、4万千瓦时储能、39台换电重卡以及码头岸电、余热余压余气综合利用等在内的现代化钢厂用能微电网系统。通过智能微电网建设与调度,企业白天储存富余的光伏电量,夜间精准供给产线,弥补夜间负荷或紧急需求,不仅用上了“绿色电”,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袁燕介绍:“每年光伏及储能可创造收益1121万元。迎峰度夏期间,内部资源可整合具备3万千瓦的快上快下资源,有力支撑电网需求响应和移峰填谷工作。”

    绿色驿站助百姓日常出行

    在苏州相城区望亭镇华阳村荣大产业园内,一排排崭新的充电桩整齐排列,顶棚上铺设着光伏板,旁边矗立着储能柜,构成了一座“绿色驿站”。

    孙翩翩是该产业园内的一名员工,经常在“绿色驿站”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她告诉记者:“充电桩按电计费,价格便宜,每度电5毛钱。我上班时,车就放这里充电,很方便安全。”

    电动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截至目前,苏州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950万辆。为推动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充电不透明、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2024年9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联合国内相关领域企业技术团队,融合运用数字孪生、电力物联网、直流充电等技术,在荣大产业园试点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全电共享”电动自行车安全智慧集中充电点。

    “目前,该充电点共建有100个停车位、48套交直流充电桩、12个智能充电柜仓位,可满足6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的需求。”国网苏州相城区供电公司总经理郭健介绍,充电点车棚顶装有18.72千瓦的光伏系统,年发电2万余度,在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用能之余,还可以供电给荣大产业园区内的企业使用。项目还配备了容量为40千瓦时的储能系统,可实现光储充一体化运营。

    据悉,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还在集中充电点搭建数字孪生平台,接入充电桩、充电柜和储能系统平台,实现远程监控。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可远程执行安全控制指令,实现防患于未“燃”。

    “该示范项目进一步探索了更智能的充电服务,引导市民采用‘满电好回家、充电不进楼’的安全充电新模式。”苏州相城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仝飞表示,希望发挥示范项目标杆引领作用,大规模推广普及惠民车棚充电服务模式,惠及更多百姓。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能微电网 光伏发电 储能系统 绿色能源 电动自行车充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