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俱乐部 02月25日
陈德亮:地球系统科学新范式|周六 · 北京线下讲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气候变化引发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集智俱乐部邀请清华大学陈德亮教授举行的“地球系统科学新范式”讲座,旨在探讨如何理解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议题,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讲座内容涵盖地球系统模式演化、人工智能与数据同化以及复杂科学机遇与挑战。同时,由陈德亮老师领衔的「地球系统科学」系列读书会第二季也即将开始,欢迎大家加入,共同探索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

🌍 地球系统科学讲座:清华大学陈德亮教授将分享地球系统科学的新范式,探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如何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社会经济问题。

🤖 人工智能与数据同化:讲座将讨论人工智能和数据同化在地球系统模式演化中的应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圆桌讨论与嘉宾阵容:讲座后设有圆桌讨论环节,邀请了樊京芳、潘小多、张钢锋、营娜等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的相关议题。

📚 地球系统科学读书会:由陈德亮老师领衔的「地球系统科学」系列读书会第二季即将开始,为对地球系统科学感兴趣的学者和公众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集智俱乐部 2025-02-25 20:13 湖南

周六上午10-12点,欢迎报名参与~


导语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确认2023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气候变化正在以高温、干旱、洪水、野火和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的形式吸引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经济论坛《2024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变化作为首要值得关注的风险。地球作为一个多要素、非线性的开放复杂系统,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下,我们该如何理解并有效应对正在面临的气候变化以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等一系列议题,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3月1日春生万物之时,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清华大学兴华卓越讲席教授陈德亮到集智俱乐部做“地球系统科学新范式”线下公开讲座。引领我们走向高处,理解当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范式转变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由陈德亮老师领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樊京芳、东莞理工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陈爱芳、南开大学副教授戴启立老师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博士生班崭共同发起「地球系统科学」系列读书会第二季将在3月4日正式开始第一场分享,欢迎大家加入。





分享流程




10:00-11:00 主题分享(陈德亮)

11:00-12:00 圆桌与互动交流(陈德亮、樊京芳、潘小多、张钢锋、营娜)





分享简介




地球作为一个多要素、非线性的开放复杂系统,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下,我们该如何理解并有效应对正在面临的气候变化以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等一系列议题?本次讲座,陈教授引领我们走向高处,理解当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范式转变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分享大纲



 

    地球系统模式演化

    人工智能与数据同化

    拥抱复杂科学

    机遇与挑战

    圆桌讨论

 




主讲嘉宾简介




陈德亮,清华大学兴华卓越讲席教授,曾经担任瑞典皇家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科学主任、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长。研究方向包括气候动力学、气候模拟、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等。陈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气候学家,地球系统科学的倡导和践行者,也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界有着重要影响和地位。





圆桌嘉宾简介




樊京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曾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物理系,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分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和助理教授工作。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统计物理,复杂系统临界点理论,地球系统,网络理论,地震和金融市场预测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Physics,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潘小多,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特聘骨干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气候变化,数据同化,数据集成,大数据分析。建立了区域气候模式降水遥感产品同化框架,以提高区域气候模式的降水(雨雪)模拟精度;研发了高时空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黑河流域近地表大气资料,为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集成项目“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的集成模拟与预测”的模型开发和运行提供驱动数据;集成青藏高原乃至中国陆域地球表层科学方面的遥感、冰冻圈、水文、生态、沙漠、古环境等资源、环境和人文等特色数据集,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服务。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刊物,已发表100多篇。


营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导,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复杂网络、大气污染源排放与控制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等SCI期刊,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等科研项目多项。


张钢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兼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办公室秘书,作为应急管理部专家组成员参与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现场评估工作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课题等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咨询报告先后获省部级领导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在JGR-Atmospheres,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





扫码报名




❗️扫码后,请扫码加工作人员微信并备注线上/线下❗️

https://campus.swarma.org/form/activity/120


因为场地空间有限,此次活动我们会在线下与线上同步进行,并同步建立微信交流群。

线下参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会私信告知线下活动地点。

线上参与:腾讯会议室(见群通知)、集智俱乐部视频号与Bilibili直播。


「地球系统科学」系列读书会第二季即将开始,欢迎报名?



详情请见:地球系统科学新范式:复杂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前沿 | 读书会启动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读书会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气候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 复杂科学 人工智能 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