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报道指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经历从数量目标向利率调控转变的关键时期,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手段或将逐渐减少使用。央行最新报告中“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提法,引发市场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猜测。当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为三档:大型银行8%、中型银行6%、小型银行5%,平均水平为6.6%。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自2021年降至5%后未再调整,被视为隐形下限。但央行强调,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无绝对高低之分,5%并非不可突破。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正从侧重数量目标转向更依赖利率调控,预示着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可能会降低。
📊存款准备金率三档结构:目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针对不同规模银行设定了三档,分别为大型银行8%、中型银行6%以及小型银行5%,整体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
📉5%并非不可突破:尽管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2021年已降至5%且之后未作调整,市场普遍认为5%是隐形下限,但央行已明确表态,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暗示未来可能突破这一水平。
【存款准备金制度迎改革猜想 5%隐形下限或松动】财联社2月25日电,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逐步淡化数量目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作用的变革期,过去货币政策操作中频繁亮相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或将逐渐“低调”。特别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形式提到“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引发市场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即将再度迎来改革的猜想。目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大、中、小型银行三档,分别为8%、6%和5%,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其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21年已降至5%,此后历次降准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均未调整,因此也被外界解读为“5%是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隐形下限”。然而,正如中国人民银行所说,“通过存款准备金调节长期流动性的实践可以看出,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并没有绝对的高低和优劣”,5%也并非不可突破。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