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02月24日
缺席座谈会的“生物医药",不会缺席产业崛起与价值重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创新药虽曾面临困境,但如今在多个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如出海交易对价创历史新高,国内政策呵护,企业自身也有积极转变,行业正孕育新机。

🎯创新药出海大航海时代来临,海外授权交易对价突破4200亿元

💪国内政策对创新药呵护,多份文件涉及具体政策落地

📈创新药企业自身积极变化,估值更便宜且基本面变好

🌐整个创新药行业都在经历积极变化,孕育产业新机

大家都在热论这一场领导与民营企业家的座谈会上,细心者发现医药行业的企业家并未出席。有人说医药行业在座谈会上的 “缺席”, 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在原研药研发方面面临的困境。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这两年,虽然我国医药行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中国人在药械尤其是创新药领域的实力却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创新药虽然缺席了座谈会,但绝不会缺席产业崛起与价值重估。

打开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周线图,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资本市场的残酷与机遇。2021年年中的8400点高峰,三年腰斩再腰斩,于2024年年中跌穿2000点大关。这三年,有多少投资者都在尸横遍野中绝望地离场,有多少创新药企业在资本寒冬中破产清算,又有多少医药人在这三年黯然神伤。而同样在三年炼狱式洗礼后,创新药产业却涅槃重生,孕育新机。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全球资本重估中国析产。科技中的明珠创新药,同样暴涨,以恒生医疗保健这个指数为例,最近连续5周上涨,涨幅达30%,股价已经接近2024年10月7日的高点。

这一暴力上涨,让很多人直拍大腿,觉得上车晚了。真的晚了么?我看未必!

我们应该超越短期股价的波动,寻找指数背后的根本驱动因素。一个关键的问题,这是不是一个行业配置级别的机会?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也只是刚刚起步。看行业的周线图,目前还在底部横盘区域。

一轮大行情必然有产业逻辑的推动。那么,过去几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孕育哪些可能驱动大级别行情的力量?

一、创新药出海大航海时代来临

2024年,中国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海外授权总交易对价突破4200亿元,拿到首付款超36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两项数据为313亿元、2935亿元,2022年则仅有77亿元、1587亿元。

2024年的360亿元首付款和4200亿元的交易对价是什么概念?360亿元是直接拿到手里的,4200亿元大部分是里程碑付款,后续还有销售分成。如果4200亿元能够有20%的成功概率,即拿到里程碑付款,则有840亿元的收入。首付款+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过千亿是没问题的,而这千亿的收入是不需要销售费用的,利润率将非常高。如果以后中国创新药企业能够年年实现这样的出海收入与利润,这一部分就足以支撑巨大的市值空间。

十几年前,中国创新药还在仿制药贴身肉搏,创新药几乎都出自欧美,中国药企在海外药企眼中,是不值一提的跟随者。而今天,在创新药领域,我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实现了超越。无需Deepseek,中国人在创新药领域,已经坐上牌桌。当前,我国研发投入和产出均居世界前列,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位列世界第一,在研新药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创新药崛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巨大工程师红利。中国工程师都是卷王,拿半个人的钱,干两个人的活,这就是中国医药人牛逼的地方。中国CXO企业的利润率几乎是国外企业的两倍就是最好的例证。

2、丰富且低沉本的临床资源。中国庞大的患者群体、足够丰富的疾病谱、极低成本的临床资源,成为创新药最好的试验田。同样的药品在中美两国进行III期临床实验,每个患者可能花费同样数额的钱,只不过单位不同,一个是人民币,一个是美元。

3、中国有着巨大的需求市场。这不用多说了,最多的人口,最多的老年人。

出海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这是国际市场的变化。

二、国内政策对创新药的呵护

2024年3月,《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行业流传;

2024年7月5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最近,又有两份文件流传,《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第二轮征求意见稿)》与《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这两份文件涉及到了更具体的正策落地,如融资端鼓励保险公司成立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价格端会有“价格分层+首发价格+价格保护”的机制;支付上,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公益慈善等功能作用,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符合规定的事业单位可按制度要求使用财政资金购买与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其覆盖高水平创新药的保险产品。

国内对创新药的政策将更加友好、更接近落地,这是国内市场的变化。

三、创新药企业自身的积极变化

1、巨幅下跌,估值更便宜。还是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为例,2021年年初PB为6.7倍,当前为2.17倍。

2、公司基本面确实在变好。融资受阻,产业寒冬下,存活下来的企业,重新组织到了公司的资本结构,拥有了更多的现金流。管线也从早期阶段更多地进入商业化,也有百济、信达等企业给出明确的盈利时间表,还有更多的公司,接近现金流平衡。

企业估值更便宜,基本面更扎实,这是企业端的变化。

四、结语

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企业本身,整个创新药行业都在经历积极的变化。

兄弟们,不要以为上涨30%就结束了。平庸者赚波动差价,智者则放眼产业,享受时代红利。

$百济神州(06160)$ $康方生物(09926)$ $恒瑞医药(SH600276)$



本话题在雪球有5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创新药 出海大航海 国内政策 企业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