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全站热榜 02月24日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 18 岁,能否拉动生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陈松蹊在全国两会前夕,提交了关于放宽人口生育约束、构建婚育激励体系的提案。提案指出,中国年出生人口已连续三年维持在900多万的水平,总和生育率极低,仅为替代水平生育率的一半。人口出生人数的急剧下降将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和劳动人口萎缩,加剧人口老龄化,削弱国家的生产、消费能力,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动能。陈松蹊团队预测,若总和生育率持续低迷,中国将面临出生人数骤减、劳动人口萎缩和严重超高龄化的挑战。

📉**人口现状堪忧**:2022-2024年中国年出生人口维持在900多万,总和生育率仅为替代水平生育率的一半,表明生育意愿持续低迷,人口形势严峻。

👵**潜在风险巨大**:出生人数急剧下降将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劳动人口萎缩,人口老龄化加剧,进而削弱国家生产和消费能力,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种生育方案预测**:陈松蹊团队基于不同总和生育率方案,预测了中国到本世纪末的人口数、出生人数、年龄中位数等关键指标,揭示了低生育率可能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政策建议核心**:提案的核心在于放宽人口生育约束,并构建婚育激励体系,旨在提升生育率,缓解人口结构性问题,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获得其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放宽人口生育约束、构建婚育激励体系的提案》。 陈松蹊指出,2022-2024年,中国年出生人口连续三年维持在900多万的水平。过去三年,我国总和生育率(TFR)介于1.02至1.08之间,仅为替代水平生育率的一半。出生人数的急剧下降将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和劳动人口萎缩,加剧人口老龄化,也将削弱国家的生产、消费能力,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动能。 近期,陈松蹊团队采用人口统计的队列要素法,在假定未来人口出生性别比和分年龄死亡率保持在当前水平的基础上,测算了三个总和生育率方案下到本世纪末的中国总人口数、年出生人数、年龄中位数、劳动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率,并对外推出了《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三个生育情景分别为:总和生育率保持在2022年的1.05(中等生育方案), 10年线性下降到韩国2023年的0.72(超低生育方案),以及10年线性上升到1.31(高生育方案)。我国人口将面临出生人数骤减、劳动人口萎缩和严重超高龄化的挑战。 https://weibo.com/1618051664/PfLDetQYX?refer_flag=1001030103_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口生育 生育率 人口老龄化 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