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2月24日
缩短5天左右!江西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其生育期较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为解决传统早稻品种生育期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平衡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案。该团队历经7年攻关,以“湘陵628S”和“中早39”为改良亲本,培育出杂交早稻组合CZY110。该组合在不同日照环境下均表现出早抽穗、强感温性的特点,播始历期显著缩短,并具备良好的产量潜力。这一成果为二季晚稻生产和“稻—稻—油”种植模式提供了新的选择。

🌱 **新种质突破:** 抚州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解决了传统早稻生育期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的难题。

⏱️ **生育期缩短:** 新种质CZY110的播始历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显著缩短,比对照品种“中早39”缩短6.4天至11.3天,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

🌾 **双季稻优化:** 新组合的研发为二季晚稻生产预留了充足时间,并为“稻—稻—油”种植模式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合作推广:** 研究团队计划与科研院所、种业公司合作,对杂交早稻新组合进行多点测试,争取尽早通过品种审定,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快科技2月24日消息,据报道,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为解决传统早稻品种生育期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平衡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早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传统早稻品种存在生育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种植效率的提升。

抚州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团队历经7年攻关,以“湘陵628S”和“中早39”为改良亲本,分别与偏粳型渐渗系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方法,成功培育出杂交早稻组合CZY110(Z01S/R1102)。

该组合在长日照环境的江西抚州和短日照环境的海南三亚均表现出早抽穗、强感温性的特点,播始历期(播种到始穗)为47—73天,比对照品种“中早39”在长江中下游双季春播缩短6.4天,秋播缩短11.3天,并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

研究人员表示,现阶段研发的新组合能为二季晚稻生产留出足够时间,也为“稻—稻—油”种植模式的衔接提供了新选择。后续将与科研院所、种业公司开展合作,对杂交早稻新组合开展多年多点测试,促其尽早通过品种审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多点测试,促其尽早通过品种审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早稻 新种质 粮食安全 农业科技 育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