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02月24日
上海大学副教授霍猛,摘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导演霍猛凭借其作品《生息之地》在第75届柏林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导演银熊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80后”中国导演。《生息之地》以上世纪90年代初为背景,通过少年视角展现中国村庄的变迁,由上影集团出品,姚晨担任制片人。霍猛同时也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副教授,并在影片拍摄期间加入民盟。此前,他曾凭借《过昭关》获得多个奖项,备受关注。《生息之地》的获奖,无疑是对霍猛导演才华的肯定,也为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增添了光彩。

🏆 **最佳导演银熊奖**: 霍猛导演凭借《生息之地》荣获第75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80后”中国导演,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崛起。

🎬 **影片内容与制作**:《生息之地》以上世纪90年代初为背景,通过一位少年的视角展现中国村庄的变迁,由上影集团出品,姚晨担任制片人,坏兔子影业投资制作,体现了对现实题材的关注。

👨‍🏫 **导演身份与学术背景**: 霍猛不仅是一位导演,还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副教授,并在拍摄期间加入民盟,展现了他多元的社会身份和积极的社会参与。

2025-02-23 21:33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朴姜

当地时间2月22日,第75届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首度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中国导演霍猛,凭借《生息之地》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他也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80后”中国导演。


《生息之地》影片的第一出品方为上影集团,姚晨担任制片人,她和她的先生、摄影师曹郁共同创立的坏兔子影业投资制作。该片是霍猛继《过昭关》之后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以1990年代初为背景,通过一位少年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普通中国村庄的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霍猛还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上海民盟”微信公众号还披露,在《生息之地》拍摄期间,霍猛加入民盟,成为了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的一员。

公开资料显示,霍猛,1984年生于河南省太康县,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21年9月正式入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电影学院官网截图


上海电影学院官网介绍,霍猛的主要科研成果包括:2018年,在《2018最美表演》分别搭档郑恺、聂远拍摄两部短片。2018年,执导电影《过昭关》,并凭借该片获得2018年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平遥国际电影展华语新生代·青年评审荣誉奖,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影片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导演奖,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最佳导演奖,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9年度奖年度青年导演奖和2020年第27届华鼎奖中国电影最佳新锐导演奖。



本期编辑 邹姗


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霍猛 生息之地 柏林电影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