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Points
新模型与产品
● Figure的新模型Helix可以让机器人与机器人合作;
● 微软推出Muse模型,可以在理解玩家的手柄操作后生成游戏画面;
● 微软推出全球首款拓扑核心量子芯片Majorana 1;
科技行业动向
● 阿里计划未来3年在AI上投入超过过去10年总和;
● 腾讯AI2C调整,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转入CSIG;
● Mira Murati官宣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要让AI也有价值观。
新模型与产品
Figure的新模型Helix可以让机器人与机器人合作
2月20日,硅谷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AI模型——Helix。该模型可使机器人更加流畅地抓取物体、与其他机器人协作,并精确控制上半身动作。这一发布距Figure终止与OpenAI的合作仅数周,并紧随其后开始了15亿美元的融资。
Figure表示,Helix的推出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迈向「日常家庭环境」的重要一步。与以往模型不同,Helix无需大量示范训练即可执行任务,其新架构使机器人能够与从未接触过的物体交互。Figure声称,搭载Helix的机器人几乎可以拾取任何小型家居物品。在展示视频中,两台Figure机器人成功协作,将一袋杂货整理并放入冰箱,同时将苹果摆放至果盘。
此前,Figure曾与OpenAI合作,为其机器人定制AI模型。然而,2月4日,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终止合作,表示Figure已实现「完全端到端、完全自主」的机器人AI突破,即Helix的推出。Adcock透露,公司已为Helix研发逾一年。
Figure的最新进展吸引了资本市场关注。Figure正与Align Venture和Parkway Venture Capital洽谈新一轮融资,预计筹集15亿美元,使公司估值达到395亿美元。投资者的热情源于Figure加速将人形机器人推向家庭市场的突破。
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Meta近期成立专门部门研发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初创公司Apptronik完成3.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Google DeepMind。此外,特斯拉正推进其「Optimus」机器人项目,而市场亦传闻苹果可能加入这一赛道。
参考链接
https://www.figure.ai/news/helix
微软推出Muse游戏模型
2月19日,微软研究院正式发布Muse AI,这是微软首个专为游戏创意开发的生成式AI模型。
Muse基于微软自主研发的WHAM模型(World and Human Action Model),能够同时生成游戏画面和控制器操作输入,并以此预测游戏动态。该模型的训练数据来自Ninja Theory旗下多人对战游戏《Bleeding Edge》的数百万场游戏回放数据,使AI能够学习玩家行为、游戏环境变化及交互模式。
技术上,Muse采用Transformer结构,并结合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以生成符合游戏逻辑的画面和动作序列。训练过程中,研究团队引入自监督学习方法,让AI在无需人工标签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游戏机制。此外,Muse还集成强化学习,通过对胜率、操作流畅度等因素的优化,提高AI生成游戏内容的质量。
微软同时宣布开源Muse的部分模型权重及示例数据,并推出WHAM Demonstrator,一个基于Azure AI Foundry平台的交互式原型工具,允许开发者测试AI在不同游戏场景下的表现。
参考链接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blog/introducing-muse-our-first-generative-ai-model-designed-for-gameplay-ideation/
微软推出全球首款拓扑核心量子芯片Majorana 1
2月19日,微软推出了全球首款建立在拓扑核心(topological core)上的量子芯片Majorana 1。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在X上发文表示,「这一突破将使我们能在几年内,而不是几十年内,创造出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量子计算机。」
Majorana 1的突破基础在于微软研发出的新材料「拓扑导体(topoconductor)」。它由砷化铟和铝构成,能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诱导出Majorana粒子,并能精确控制这些粒子的行为,从而构建出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远超传统方案的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基础,但大多数量子比特通常仅能维持几分之一秒的量子态,导致计算错误或存储的信息丢失。当前主流的开发思路是增强量子比特的稳定性,但微软另辟蹊径,选择研发比一般量子比特更稳定、但依赖于Majorana粒子的拓扑量子比特。Majorana粒子由理论物理学家Ettore Majorana在1937年首次提出,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只能在磁场和超导体的特定条件下被「诱导」产生。由于制造这种粒子所需的材料研发难度极大,多数量子计算研究团队都选择放弃这条路径。微软同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论文详细阐述了Majorana 1开发的物理可能性和工程实践。
目前,微软已成功在Majorana 1上集成了8个拓扑量子比特。微软表示,下一步的计划是构建一个能够实现量子纠错的4×2量子比特阵列,最终计划是将100万个量子比特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微软称,百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能够通过模拟计算解决很多目前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问题,如修复桥梁裂缝的自愈材料、可持续农业以及更安全的化学材料探索等。
参考链接
https://news.microsoft.com/source/features/innovation/microsofts-majorana-1-chip-carves-new-path-for-quantum-computing/
科技行业动向
阿里计划未来3年在AI上投入超过过去10年总和
2月20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营收达2801.54亿元,同比增长8%;经营利润为412.05亿元,同比增长83%。
从各子业务来看,最大收入来源是淘天集团,总营收1360.91亿元,同比增长5%;云智能集团收入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77.56亿元,同比增长32%,主要受跨境业务强劲表现驱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驱动;菜鸟集团收入下降1%;数字媒体与娱乐集团收入增长8%。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战略核心,在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其中AI基础设施的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此外,吴泳铭还透露,阿里还会在近期发布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
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在2025年第一财季和第二财季分别同比增长6%和7%,第三财季增长13%创下新高。有分析师认为该公司云业务远超华尔街预期,其AI战略也正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财报发布当日,阿里巴巴在美股盘前交易中上涨超10%。自今年以来,其股价上涨了60%以上。
参考链接
https://data.alibabagroup.com/ecms-files/1508664153/0c1269f0-34d2-4195-9602-694ac5f087a6/December%20Quarter%202024%20Results.pdf
腾讯AI2C调整,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转入CSIG
2月19日,有消息称腾讯在近期完成了一次内部产品和团队的调整,将包括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更多产品和应用转入了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相应地,以上产品的团队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从此前的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调整至CSIG。据悉,在今年1月,腾讯就已经将旗下的AI助手App元宝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转入了CSIG。
本次转入CSIG的产品业务普遍都有和AI大模型比较强的相关性。QQ浏览器和搜狗输入法都是具有用户和内容积累的成熟应用,在AI搜索与语义理解领域有一定优势。Ima则是由腾讯发布的智能工作台产品,目前接入了混元和DeepSeek两大模型。元宝则是被定位为AI助手类应用,也同样接上了这两个模型。
参考链接
https://36kr.com/p/3173385086681984
Mira Murati官宣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要让AI也有价值观
2月18日,OpenAI前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正式公布新组建的AI公司名字——Thinking Machines Lab。该公司的团队由来自OpenAI、Meta和Mistral等AI公司的29名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组成,约有2/3都是来自OpenAI。其中,OpenAI联合创始人、Anthropic成员John Schulman担任首席科学家,OpenAI前首席研究官Barret Zoph则担任首席技术官。
尽管目前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具体发布内容仍处于保密状态,但该公司表示,其重点是将人类价值观编码到人工智能模型中,使其更安全、更可靠,并创建比现有AI系统「更广泛理解、可定制、功能更强大」的多模态AI系统。此外,该创业公司还承诺定期发布技术研究和代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开透明度。
参考链接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former-openai-technology-chief-mira-muratis-ai-startup-taps-top-researchers-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