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WHYLAB 2025-02-21 23:34 广东
小屏旗舰还能越贵越拉,属于是最反常识的一集了。
▼ 以下为图文版本
这下我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国内外市场冰火两重天了。这期视频,小米 15、vivo X200 Pro mini,还有新鲜热辣的三星 Galaxy S25 标准版,国内外 Android 小屏旗舰,总算是集齐了。
我会从小屏旗舰在意的手感、续航、性能,还有影像、屏幕、体验等方面来对比,看看 2025 年这三台小屏旗舰,谁最强?谁最垃?
要说小巧,三星 S25 无出其右,6.2 英寸、162g,虽然是直框、平背,没有大的收边设计,但它拿在手里就是舒服,再加上收敛、干练的设计,这才是「小屏」该有的松弛感。
小米 15,6.36 英寸、190g 左右,它是最大、最重的,但是设计上,直框有大收边处理,手感是真的好,拿在手上,那叫一个舒服,这就是设计的艺术。
vivo X200 Pro mini,6.31 英寸、187g,都是直框、平背,机身没啥问题,就是这个 Deco 实在太占地儿了。单手裸机用的话,要么食指受委屈,要么整个手掌分担压力,就看你怎么选了。呃,还是上壳用手感会好一点。
今天普通大屏旗舰用 6000mAh 电池,那都是「洒洒水」。国产小屏手机,电池没个 5000mAh,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旗舰了。像小米 5400mAh,vivo 干到了 5700mAh。
国外厂商,那是另一个世界,三星 S25 电池只有 4000mAh,呃,这是什么概念?你看小米 12,三年前的小屏旗舰,电池都能干到 4500mAh,你一个 2025 年的手机,直接砍掉了别人三年前的零头,容量还没别人现在的 3/4。
还是来看我们五小时续航实测,小米、vivo 一轮下来,电量还剩 46%、49%。
三星呢,只有 37%,意料之中啦,中低强度来用的话,一天一充没什么问题。但要是你平常手机用得猛的,出门就得省着点了,一天两充逃不掉的。
充电的话,小米、vivo 90W 有线快充,实测 43 分钟、50 分钟充满。三星只有 25W,你没听错,25W 有 - 线 - 快 - 充,实测要差不多 1 个半小时才能充满,今夕是何年?这还是 Android 吗?
无线充都有,小米 50W,vivo 30W;三星 15W,「安全」优先,继续垫底。
如果说小米和 vivo,把小屏旗舰的续航拉到了旗舰均值,那么三星,是又把小屏旗舰的续航拉回了「泥潭」。不过芯片方面,S25 是「骁龙 8 至尊,三星特供版」,CPU、GPU 的主频更高,理论性能扳回了一城。
小米 15 是普通骁龙 8 至尊版,X200 Pro mini 是天玑 9400。
具体性能,看游戏的表现。《王者荣耀》,腾讯竟然还没给三星适配高帧模式,只有 60fps,就不展开了。
直接看半小时《原神》,三星游戏功耗虽然高,但输出还挺稳的;vivo 主要是分辨率弱一点;小米虽然有点小抖,不过它温度低呀。
还有《星铁》、《绝区零》,小米、vivo 和三星性能其实不分上下,主要是释放的风格有不同,需要你看酒下菜了。
还有各种游戏增强插件,小米、vivo 有的,S25 基本也有,说明三星国内团队是有做功课的,不过游戏「插帧」、「超分」这些,你就别想了。
对了,还有 S25 交通灯 Deco 的设计,像我这样横屏玩游戏的时候,凸起完全避开了手指,手感要比小米和 vivo 好太多,不过难免会牺牲影像的配置。
影像方面,都是三摄,但各不同。vivo 就是按旗舰的路子来做影像的,硬件是能塞就塞,潜望长焦也是保住了。毕竟叫「Pro mini」嘛,也难怪这个 Deco 占地儿。
小米配置不是最好的,但懂得平衡和取舍,长焦也有微距,就「够用」。
三星嘛,只看传感器的话,感觉略低人一等。
具体还得看拍得怎样,上样张。vivo 的默认色彩比较容易拉高饱和度,看起来比较鲜艳,一但过度了,就会显得比较油腻。小米有时候会拉对比,导致有时候一些地方显得暗暗的,像少了点生气。
三星的色彩不会很浓,直出的话会稍微少一点层次感,再者底子小,细节确实会比 vivo、小米差一点。
到晚上,三星跟 vivo、小米的差距就更大,像主摄这里,雕塑基本没啥细节可言了;还有噪点,也是三星的「招牌」了。
vivo 和小米主摄解析力其实差不多,不过 vivo 的锐化算法要更狠一点,小米看起来稍微舒服一点。
但是像这组,vivo 的 HDR 算法占优,小米高光灯牌这里有点没压住。
长焦的话,不得不说细节还得是 vivo,毕竟底子大嘛;三星指甲盖大小不到的传感器垫底,那是意料之内;小米介于两者之间,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人像,果然还是国产厂商的优势,三星人物处理得比较暗淡了,没啥层次。
vivo 会把人拍红润,而且眼珠明显有提亮;小米有点简单粗暴,整体做柔了,而且这种逆光环境就有点不从心了,三星一如既往「淡淡的」,vivo 虽然也没啥细节了,但还不忘给我双眼提亮,有点意思。
三块「小屏幕」,小米、vivo 都是 1.5K 国产屏;三星用的自家面板,竟然只有 1080p。
肉眼看,三星、小米默认稍微偏冷,vivo 偏暖,我们实测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亮度方面,三星和小米「手动调节」都留了一手,打开亮度增强,三块屏幕手动最高亮度都是 800+ nits。不过小米的全局激发只有 1000+ nits,今年明显收敛了;三星差不多 1500 nits,中规中矩;vivo 有 1800+ nits,是这里测得最亮的。
vivo 的色彩指标,特别是「专业」模式做得挺不错的。
小米只有默认「专业原色」模式做了自适应。
三星嘛,虽然都做了自适应,色域覆盖也还行,就是色准不太上心。
屏幕外围,三星和小米都有「超声波指纹」,好用;相比之下,vivo 这个「短焦指纹」,就有点寒酸了。
而且,三星和小米都有「全局熄屏显示」,锁屏、亮屏解锁,流畅、没有跳变,赏心悦目。vivo 这个相比之下,就有点像上个世代的产物了。
这个世代的手机,AI 肯定是少不了的,这里可以回看我们之前几期横评内容,还有最近的 S25 Ultra 测评,里面的 AI 功能,这三台手机都有,就不重复了。
这里简单概括一下,vivo 的 AI 偏实用,但是一些功能需要你去学习探索,一旦上手,效率就来了。小米有了「超级小爱」之后,能做的确实更多了,功能也全,但是要说新鲜感嘛,其实也没有。三星对 AI 有自己的理解,主要是一些小功能还挺好用的,像是「可以移动的 AI 消除」、「音频橡皮擦」等等。
还有小屏双扬外放,先来两段「云听音」。
云听音
果然,机身小了,就别对外放有太高的期待。三台机子都不是平衡设计,底部喇叭声音更大,其中三星会声音稍微会扁一点,其它的,还是夏老师那句:能听、不刺耳、音量基本管够。
在国内市场,我还是更推荐小米 15 和 vivo X200 Pro mini。小米就是个均衡的中杯旗舰,只不过恰好它还是个小屏旗舰。
vivo 更像是把旗舰做小了,配置先塞满,不行的再妥协,所以你看影像这些硬指标一点都不弱,但是一些外围体验,可能会觉得还差点意思。
如果你用惯了国产机,那三星 Galaxy S25 确实能给到你不一样的新鲜感,它并不堆配置,高度自定义的 OneUI,也足够你探索的了,但是国行差不多 6000 的起售价,有点下不来手啊。要是你不追新芯片的话,反而是上一代 S24,特别是外版的价格更低,其实还挺香的,况且骁龙 8 Gen 3 的性能,再过两年也不至于落后。
但我有个忠告,就是 8GB 的版本不能碰,千 ~ 万 ~ 别 ~ 碰,否则你就得一直忍受系统频繁杀后台了,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